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问题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3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4-17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评述 | 第17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5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9页 |
1.5.2 案例分析法 | 第19页 |
1.5.3 定性分析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20-26页 |
2.1 相关概念 | 第20-23页 |
2.1.1 信访 | 第20-21页 |
2.1.2 环境信访 | 第21-22页 |
2.1.3 环境监察 | 第22-23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3-26页 |
2.2.1 环境规制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2 公众参与理论 | 第24页 |
2.2.3 系统协同理论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广安市环境信访工作的现状 | 第26-36页 |
3.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6-29页 |
3.1.1 水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6页 |
3.1.2 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6-28页 |
3.1.3 声环境质量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2 环境信访投诉现状 | 第29-33页 |
3.2.1 环境信访投诉数据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2 环境信访受理情况比较 | 第31-33页 |
3.3 环境信访办理工作现状 | 第33-36页 |
3.3.1 建立了环境信访工作制度 | 第34页 |
3.3.2 细化了环境信访办理程序 | 第34-35页 |
3.3.3 “12369”环保举报热线机制运行现状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广安市环境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5页 |
4.1 环境信访工作程序不够规范 | 第36-39页 |
4.1.1 受理程序不够规范 | 第36-37页 |
4.1.2 办理程序不够规范 | 第37-38页 |
4.1.3 督办程序不够规范 | 第38-39页 |
4.2 环境信访办理主体之间衔接不畅 | 第39-40页 |
4.2.1 部门内部衔接不畅 | 第39页 |
4.2.2 与其他职能部门衔接不畅 | 第39-40页 |
4.2.3 与司法部门衔接不畅 | 第40页 |
4.3 环境信访工作监督不够 | 第40-42页 |
4.3.1 监督力度不够大 | 第41页 |
4.3.2 监督方式不够多 | 第41-42页 |
4.3.3 监督效果不够好 | 第42页 |
4.4 环境信访办理效果不够好 | 第42-45页 |
4.4.1 非正常信访仍然存在 | 第42-43页 |
4.4.2 办理结果执行难 | 第43页 |
4.4.3 群众满意度不够高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广安市环境信访工作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45-54页 |
5.1 属地管理落实不到位 | 第45-47页 |
5.1.1 基层办理权责失衡 | 第45-46页 |
5.1.2 基层办理手段不多 | 第46页 |
5.1.3 基层办理能力不强 | 第46-47页 |
5.2 环境信访工作机构不健全 | 第47-48页 |
5.2.1 机构设置不够完善 | 第47页 |
5.2.2 职责范围不够明确 | 第47-48页 |
5.2.3 环境监察授权不足 | 第48页 |
5.3 环境信访功能程序制度不明确 | 第48-50页 |
5.3.1 功能定位不明确 | 第49页 |
5.3.2 法律细则不明确 | 第49-50页 |
5.3.3 程序制度不明确 | 第50页 |
5.4 环境信访系统协同不到位 | 第50-52页 |
5.4.1 系统职能职责界限不清 | 第51页 |
5.4.2 系统协同缺乏有力支撑 | 第51页 |
5.4.3 系统协同缺乏有效联动 | 第51-52页 |
5.5 环境信访公众参与不够 | 第52-54页 |
5.5.1 办事公开不足 | 第52-53页 |
5.5.2 制度建设不足 | 第53页 |
5.5.3 参与意识不足 | 第53-54页 |
第六章 广安市完善环境信访工作的对策建议 | 第54-66页 |
6.1 完善广安市环境信访属地管理 | 第54-56页 |
6.1.1 以考核问责促权责明晰 | 第54-55页 |
6.1.2 以灵活手段促基层管理 | 第55页 |
6.1.3 以队伍建设促基层管理 | 第55-56页 |
6.2 完善广安市环境信访机构设置 | 第56-57页 |
6.2.1 健全工作机构 | 第56页 |
6.2.2 明确职责范围 | 第56-57页 |
6.2.3 加快监测监察垂直改革 | 第57页 |
6.3 完善广安市环境信访功能程序制度 | 第57-61页 |
6.3.1 明确环境信访功能界限 | 第57-58页 |
6.3.2 细化环境信访法律细则 | 第58-59页 |
6.3.3 规范环境信访程序制度 | 第59-61页 |
6.4 完善广安市环境信访系统结构 | 第61-63页 |
6.4.1 厘清各部门职能职责 | 第62页 |
6.4.2 组建环境信访综合执法队伍 | 第62-63页 |
6.4.3 推进环境信访“一网式”办理 | 第63页 |
6.5 完善广安市环境信访公众参与 | 第63-66页 |
6.5.1 加强办事公开 | 第64页 |
6.5.2 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| 第64-65页 |
6.5.3 提升公众参与意识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