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氟离子危害 | 第9页 |
1.1.2 氟离子污染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 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1页 |
2.1.1 主要除氟方法 | 第14-19页 |
2.1.2 新型除氟材料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9-20页 |
2.1.3 常用除氟方法比较 | 第20-21页 |
2.2 吸附材料的表征 | 第21-24页 |
2.2.1 比表面积表征 | 第21-22页 |
2.2.2 物相结构表征 | 第22-23页 |
2.2.3 光谱技术的应用 | 第23页 |
2.2.4 吸附剂颗粒化技术 | 第23-24页 |
2.3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Mg-Fe-Ce复合金属氧化物制备及除氟性能研究 | 第25-43页 |
3.1 实验方法 | 第25-30页 |
3.1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3.1.2 粉末吸附剂的制备 | 第26-28页 |
3.1.3 Mg-Fe-Ce吸附剂的制备优化 | 第28页 |
3.1.4 Mg-Fe-Ce吸附剂的除氟性能研究 | 第28-29页 |
3.1.5 吸附量计算 | 第29页 |
3.1.6 吸附剂表征 | 第29-30页 |
3.2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30-42页 |
3.2.1 Mg-Fe-Ce吸附剂的制备优化 | 第30-34页 |
3.2.2 Mg-Fe-Ce吸附剂吸附性能评价 | 第34-40页 |
3.2.3 吸附剂表征和吸附机理研究 | 第40-42页 |
3.3 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颗粒吸附剂的成型研究及除氟性能评价 | 第43-60页 |
4.1 实验方法 | 第43-46页 |
4.1.1 材料与仪器 | 第43页 |
4.1.2 颗粒吸附剂的制备 | 第43-44页 |
4.1.3 吸附性能评价 | 第44-45页 |
4.1.4 表征实验 | 第45页 |
4.1.5 脱附实验 | 第45-46页 |
4.1.6 寿命试验 | 第46页 |
4.2 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46-58页 |
4.2.1 颗粒吸附剂成型优化实验 | 第46-49页 |
4.2.2 吸附性能评价 | 第49-52页 |
4.2.3 寿命实验 | 第52-57页 |
4.2.4 颗粒吸附剂表征 | 第57-58页 |
4.3 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5章 除氟吸附装置研发 | 第60-69页 |
5.1 家用除氟装置 | 第60-65页 |
5.1.1 工艺流程设计 | 第60-61页 |
5.1.2 除氟装置优化 | 第61-64页 |
5.1.3 除氟装置试制 | 第64-65页 |
5.2 适度规模除氟设备 | 第65-68页 |
5.2.1 工艺流程设计 | 第65-66页 |
5.2.2 设备研制 | 第66-68页 |
5.3 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6章 工程示范测试验证 | 第69-75页 |
6.1 家用除氟装置示范工程 | 第69-71页 |
6.1.1 示范工程选择 | 第69页 |
6.1.2 高氟原水水质特征 | 第69-70页 |
6.1.3 示范工程建设与跟踪测评 | 第70-71页 |
6.2 适度规模除氟示范工程 | 第71-73页 |
6.2.1 示范工程选择 | 第71页 |
6.2.2 原水水质特征 | 第71-72页 |
6.2.3 示范工程建设与跟踪测评 | 第72-73页 |
6.3 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7.1 结论 | 第75页 |
7.2 展望 | 第75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3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