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1.2.1 园区 | 第13页 |
1.2.2 封闭式园区 | 第13-14页 |
1.2.3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 | 第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3.3 文献综述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数据采集与分析 | 第22-35页 |
2.1 数据采集的目的和要求 | 第22-24页 |
2.2 基础数据初步处理 | 第24-28页 |
2.3 噪声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3.1 路侧噪声特性分析 | 第28-32页 |
2.3.2 封闭式园区内部噪声特性 | 第32-33页 |
2.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封闭式园区及周边路网的特性分析 | 第35-52页 |
3.1 城市路网及封闭式园区的现状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1.1 城市道路的功能 | 第35-36页 |
3.1.2 城市路网建设现状 | 第36-37页 |
3.1.3 城市路网建设指标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1.4 封闭式园区的现状 | 第38-40页 |
3.2 封闭式园区与城市交通拥堵的关系分析 | 第40-47页 |
3.2.1 封闭式园区功能及布局对交通拥堵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2.2 封闭式园区内外道路资源利用率的分析 | 第41-46页 |
3.2.3 封闭式园区周边道路交通流分流特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2.4 封闭式园区周边路网交通微循环分析 | 第47页 |
3.3 封闭式园区及周边路网的交通特性分析 | 第47-50页 |
3.3.1 封闭式园区周边路网的交通特性 | 第47-49页 |
3.3.2 封闭式园区出入口的流量特性 | 第49-50页 |
3.4 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的必备条件研究 | 第52-70页 |
4.1 园区道路公共化边长范围的初步确定 | 第52-58页 |
4.1.1 封闭式园区边长上限的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1.2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边长下限的分析 | 第54-58页 |
4.2 基于安全和畅通性的边长范围的优化 | 第58-63页 |
4.2.1 封闭式园区边长对左转车比例的影响 | 第59页 |
4.2.2 路段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分析 | 第59-63页 |
4.2.3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的边长范围 | 第63页 |
4.3 封闭式园区满足道路公共化的内部条件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3.1 园区内建筑物间距的要求 | 第63-64页 |
4.3.2 园区内道路路面承载力的要求 | 第64-65页 |
4.3.3 园区内其它影响因素的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4 基于Braess悖论的园区道路公共化的交通条件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4.1 Braess悖论的概述 | 第66-67页 |
4.4.2 封闭式园区适合道路公共化的流量范围的确定 | 第67-68页 |
4.5 小结 | 第68-70页 |
第五章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交通流分配研究 | 第70-86页 |
5.1 封闭式园区及周边路网的概况 | 第70-73页 |
5.1.1 拥堵路段两侧的封闭式园区现状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1.2 初步确定道路公共化的封闭式园区 | 第71-73页 |
5.2 影响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属性分析 | 第73-76页 |
5.2.1 路网现状分析 | 第73-74页 |
5.2.2 路网交通流量分析 | 第74-76页 |
5.3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交通流分配及评估 | 第76-83页 |
5.3.1 划分交通小区和创建完善路网 | 第76-77页 |
5.3.2 基于反推OD矩阵的路段流量校核 | 第77-79页 |
5.3.3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路线的确定 | 第79-80页 |
5.3.4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后的交通流分配 | 第80-83页 |
5.4 园区道路适合公共化的流量范围的确定 | 第83-85页 |
5.5 小结 | 第85-86页 |
第六章 封闭式园区道路公共化后的交通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| 第86-100页 |
6.1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横断面设计 | 第86-89页 |
6.1.1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的分类 | 第86-87页 |
6.1.2 建筑物面向的道路横断面设计 | 第87-89页 |
6.1.3 建筑物山墙面向的道路横断面设计 | 第89页 |
6.2 封闭式园区公共化道路的出入口形式设置 | 第89-95页 |
6.2.1 园区出入口设置形式 | 第89-91页 |
6.2.2 出入口转弯半径的设置 | 第91-92页 |
6.2.3 园区出入口机动车流控制方式 | 第92-95页 |
6.3 噪声污染防止措施 | 第95-97页 |
6.3.1 室外噪声传播衰减原理 | 第96页 |
6.3.2 隔音降噪处理技术 | 第96-97页 |
6.4 关于改善道路公共化小区安全的相关建议 | 第97-99页 |
6.4.1 慢行交通设施改善措施 | 第97-98页 |
6.4.2 园区物业管理措施 | 第98-99页 |
6.5 小结 | 第99-100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0-102页 |
7.1 结论 | 第100页 |
7.2 创新点 | 第100-101页 |
7.3 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106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