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引言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技术路线 | 第13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| 第13-14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数据来源 | 第14页 |
1.5 创新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1.5.1 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5-16页 |
2.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2.1 价格形成理论 | 第16-17页 |
2.1.1 大蒜产品特性 | 第16页 |
2.1.2 均衡价格的形成 | 第16-17页 |
2.2 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1 信息不完全 | 第17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 | 第17-18页 |
2.3 替代效应 | 第18-19页 |
3.大蒜价格的波动特征 | 第19-35页 |
3.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19-20页 |
3.1.1 指标选取 | 第19页 |
3.1.2 数据来源与说明 | 第19-20页 |
3.2 大蒜价格波动的总体轨迹描述 | 第20-29页 |
3.2.1 大蒜月度价格走势 | 第20-22页 |
3.2.2 大蒜年均价格走势 | 第22页 |
3.2.3 大蒜主产省份价格走势 | 第22-26页 |
3.2.4 不同主产省份大蒜价格波动同步性测定 | 第26-29页 |
3.3 大蒜价格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3.1 研究方法 | 第29页 |
3.3.2 大蒜价格季节波动和不规则波动 | 第29-31页 |
3.3.3 大蒜价格长期趋势和周期特征 | 第31-32页 |
3.3.4 不同波动成分贡献率 | 第32-33页 |
3.3.5 研究结论 | 第33-34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.影响大蒜价格的供求因素分析 | 第35-45页 |
4.1 供给方面 | 第35-39页 |
4.1.1 我国大蒜的生产情况 | 第35-38页 |
4.1.2 我国大蒜的库存量 | 第38页 |
4.1.3 农产品炒作 | 第38-39页 |
4.2 需求方面 | 第39-44页 |
4.2.1 我国大蒜的国外需求情况 | 第39-43页 |
4.2.2 大蒜的国内消费情况 | 第43页 |
4.2.3 我国大蒜的加工情况 | 第43-4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.大蒜价格典型波动周期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62页 |
5.1 大蒜价格波动周期划分 | 第45-46页 |
5.2 第一个典型波动周期 | 第46-50页 |
5.2.1 季节因素 | 第46-47页 |
5.2.2 成本因素 | 第47-48页 |
5.2.3 货币供给量 | 第48-50页 |
5.3 第二个典型波动周期 | 第50-56页 |
5.3.1 自然灾害 | 第51-53页 |
5.3.2 市场炒作 | 第53-54页 |
5.3.3 替代品价格 | 第54-55页 |
5.3.4 国外市场需求 | 第55-56页 |
5.4 大蒜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56-61页 |
5.4.1 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 | 第56-57页 |
5.4.2 实证过程 | 第57-61页 |
5.4.3 研究结论 | 第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.结论与对策建议 | 第62-66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对策建议 | 第63-66页 |
6.2.1 健全农产品价格信息体系建设,规范价格形成机制 | 第63-64页 |
6.2.2 提高蒜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,完善大蒜价格保险制度 | 第64页 |
6.2.3 加强对农产品炒作的市场调控,抑制价格异常波动 | 第64-65页 |
6.2.4 开拓大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,延伸大蒜产业链 | 第65页 |
6.2.5 积极调整大蒜产品出口结构,提升大蒜国际竞争力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