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基础科学论文--水产生物学论文--水产动物学论文

中国刺参与俄罗斯刺参杂交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符号说明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刺参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第9-10页
    1.2 海参体壁组织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杂种优势第11-12页
    1.4 转录组学第12-13页
    1.5 microRNA第13-15页
    1.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第二章 刺参转录组、miRNA及RT-qPCR分析第17-5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17页
    2.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7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RNA提取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RNA质量的检测、文库的构建及上机测序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1 RNA质量检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2 cDNA文库的构建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3 小RNA文库的构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.4 转录组和小RNA文库上机测序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1 测序的质量控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2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3 转录组Unigene功能注释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4 基因结构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5 基因表达量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6 差异表达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8 miRNA鉴定、预测以及差异筛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.9 RT-qPCR验证第22-23页
    2.4 实验结果第23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总RNA检测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刺参转录组数据分析第23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 数据集整理与统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2 转录组数据的组装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3 unigene注释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4 基因结构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5 基因表达量总体分布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6 差异表达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7 差异基因和靶基因的调控网络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8 miRNA表达量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9 miRNA差异表达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0 差异miRNA靶基因的注释、富集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2.11 RT-qPCR验证第33-37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3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45 日龄和75日龄的刺参差异基因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F1代杂交种之间的生长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GO注释生长相关的基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FOXO和MAPK信号通路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Ras-Raf-MEK1/2-ERK调节模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miRNA表达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7 miRNA和靶基因联合比较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8 皂甙合成的差异基因第47-49页
    2.6.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6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卵形鲳鯵仔、稚鱼脂肪酸结合蛋白克隆与表达的研究
下一篇:菲律宾蛤仔群体间壳形态及生长性状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