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燃气燃烧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0页 |
1.2.1 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2.2 旋流燃烧技术的发展 | 第14-17页 |
1.2.3 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的发展 | 第17页 |
1.2.4 其他燃烧技术的发展 | 第17-20页 |
1.3 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燃烧原理及理论计算 | 第22-30页 |
2.1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燃烧原理 | 第22-25页 |
2.1.1 天然气的物理性质 | 第22-23页 |
2.1.2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| 第23页 |
2.1.3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燃烧温度计算 | 第23-25页 |
2.2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旋流理论 | 第25-27页 |
2.2.1 空气旋流的基本特性 | 第25-26页 |
2.2.2 旋流强度计算 | 第26-27页 |
2.3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NOx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8页 |
3.1 控制方程 | 第31-36页 |
3.1.1 基本控制方程 | 第31-32页 |
3.1.2 湍流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1.3 组分运输和化学反应模型 | 第33-35页 |
3.1.4 辐射模型 | 第35-36页 |
3.2 控制方程的离散 | 第36-37页 |
3.2.1 数值方法 | 第36页 |
3.2.2 离散格式 | 第36-3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4章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物理模型的建立及数值模拟 | 第38-50页 |
4.1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物理模型 | 第38-41页 |
4.1.1 网格划分方法 | 第39-41页 |
4.1.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选择 | 第41页 |
4.2 数值计算验证及流场分析 | 第41-49页 |
4.2.1 冷态场数值模拟流动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2.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选择 | 第44-4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LNG浸没燃烧式气化器旋流结构变化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| 第50-64页 |
5.1 旋流燃烧器旋流强度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| 第50-55页 |
5.1.1 不同旋流角度下的燃烧结果分析 | 第50-54页 |
5.1.2 旋流角度对燃烧效率和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2 旋流燃烧器中直流孔数量对燃烧效率的影响 | 第55-61页 |
5.2.1 带直流孔旋流燃烧器速度场分析 | 第55-59页 |
5.2.2 带直流孔旋流燃烧器温度场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3 空气进口速度对不同直流孔旋流器的燃烧影响 | 第61-63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4-68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4-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