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和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2-20页 |
1.2.1 高温结构陶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| 第12-15页 |
1.2.2 红柱石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| 第15-17页 |
1.2.3 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刚玉-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的研究 | 第21-44页 |
2.1 实验 | 第22-24页 |
2.1.1 样品的制备 | 第22-24页 |
2.2 性能与结构表征 | 第24-27页 |
2.2.1 化学成分分析 | 第24页 |
2.2.2 基本性能测试 | 第24-25页 |
2.2.3 抗热震性能的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2.4 抗高温变形性能的测试 | 第26页 |
2.2.5 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27-43页 |
2.3.1 影响刚玉-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烧结收缩率的因素 | 第27-28页 |
2.3.2 影响样品物理性能的因素 | 第28-32页 |
2.3.3 样品的相组成分析 | 第32-34页 |
2.3.4 样品的显微结构研究 | 第34-35页 |
2.3.5 样品抗热震性能的研究 | 第35-42页 |
2.3.6 样品抗高温变形性能的分析 | 第42-4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3章 氧化锆对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结构性能的影响 | 第44-64页 |
3.1 实验 | 第44-47页 |
3.1.1 样品的制备 | 第44-46页 |
3.1.2 样品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| 第46-47页 |
3.2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7-62页 |
3.2.1 氧化锆增强机理的研究 | 第47-50页 |
3.2.2 样品的相组成分析 | 第50-52页 |
3.2.3 样品的显微结构研究 | 第52-55页 |
3.2.4 样品抗热震性能的研究 | 第55-59页 |
3.2.5 样品抗高温变形性能的研究 | 第59-60页 |
3.2.6 样品的微区成分分析 | 第60-62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4章 提高红柱石基复相陶瓷热导率的研究 | 第64-97页 |
4.1 实验 | 第65-68页 |
4.1.1 样品的制备 | 第65-67页 |
4.1.2 基本性能测试 | 第67-68页 |
4.2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68-96页 |
4.2.1 碳化硅添加量对样品物理性能的影响 | 第68-72页 |
4.2.2 样品的相组成分析 | 第72-74页 |
4.2.3 样品的显微结构分析 | 第74-76页 |
4.2.4 样品抗热震性能的研究 | 第76-82页 |
4.2.5 提高样品热导率机理的研究 | 第82-84页 |
4.2.6 样品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| 第84-96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5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| 第97-99页 |
5.1 全文结论 | 第97-98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98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