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山北部区域西伯利亚狍(Capreolus pygargus)种群遗传多样性及性别偏倚扩散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狍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2.1 狍起源与分类 | 第10-11页 |
1.2.2 狍栖息地研究 | 第11页 |
1.2.3 狍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4 狍种群性别偏倚扩散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3 课题总目标及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1 总目标 | 第14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6页 |
2.1 实验样品 | 第15-19页 |
2.1.1 研究区域 | 第15-18页 |
2.1.2 样品采集 | 第18-19页 |
2.2 DNA提取方法 | 第19-21页 |
2.2.1 实验材料 | 第19页 |
2.2.2 粪便DNA提取方法 | 第19-20页 |
2.2.3 肌肉DNA提取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3 引物信息 | 第21-22页 |
2.3.1 微卫星引物信息 | 第21-22页 |
2.3.2 性别引物信息 | 第22页 |
2.3.3 引物配置 | 第22页 |
2.3.4 物种特异性引物 | 第22页 |
2.4 PCR扩增、电泳检测及基因分型 | 第22-23页 |
2.4.1 PCR扩增 | 第22-23页 |
2.4.2 电泳检测 | 第23页 |
2.4.3 基因分型 | 第23页 |
2.5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23-26页 |
2.5.1 个体鉴定及性别鉴定 | 第23-24页 |
2.5.2 微卫星位点检测 | 第24页 |
2.5.3 遗传参数 | 第24页 |
2.5.4 空间自相关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5.5 性别偏倚扩散分析 | 第25-26页 |
3 研究结果 | 第26-36页 |
3.1 微卫星位点检验 | 第26-28页 |
3.2 个体及性别鉴定结果 | 第28-29页 |
3.3 遗传多样性 | 第29-30页 |
3.4 汪清地区狍种群空间遗传结构 | 第30-32页 |
3.5 狍种群性别偏倚扩散 | 第32-36页 |
3.5.1 雌雄性别狍种群遗传空间自相关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5.2 雌雄性别狍种群个体间遗传距离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5.3 雌雄性别狍个体的种群分配值 | 第35-36页 |
4 讨论 | 第36-39页 |
4.1 遗传多样性 | 第36-37页 |
4.1.1 微卫星位点多态性 | 第36页 |
4.1.2 杂合度 | 第36页 |
4.1.3 等位基因丰富度 | 第36-37页 |
4.1.4 固定指数 | 第37页 |
4.2 汪清地区狍种群空间遗传结构 | 第37页 |
4.3 狍种群性别偏倚扩散 | 第37-38页 |
4.4 保护管理建议 | 第38-39页 |
结论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6页 |
附录 | 第46-5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