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1.1 植物诱导抗性的研究 | 第9-12页 |
| 1.1.1 植物诱导抗性与防御蛋白 | 第9-10页 |
| 1.1.2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虫性 | 第10页 |
| 1.1.3 植物诱导抗虫性与次生代谢产物 | 第10-12页 |
| 1.2 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| 1.2.1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1.3 前景展望 | 第13-14页 |
| 1.4 研究内容 | 第14-17页 |
| 2 成林不同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防御蛋白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| 第17-25页 |
| 2.1 成林不同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| 2.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2.1.2 结果 | 第18-19页 |
| 2.2 成林不同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| 第19-21页 |
| 2.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| 2.2.2 结果 | 第20-21页 |
| 2.3 成林不同混交类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| 2.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3.2 结果 | 第23-24页 |
| 2.4 讨论 | 第24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3 地栽不同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防御蛋白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| 第25-33页 |
| 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3.1.1 供试落叶松苗 | 第25页 |
| 3.1.2 落叶松针叶的采集 | 第25页 |
| 3.1.3 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| 3.1.4 数据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2 结果 | 第26-30页 |
| 3.2.1 地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3.2.2 地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3.2.3 地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| 3.3 讨论 | 第30-31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| 4 盆栽不同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防御蛋白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| 第33-39页 |
| 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3页 |
| 4.1.1 供试落叶松苗 | 第33页 |
| 4.1.2 样品采集 | 第33页 |
| 4.1.3 测定方法 | 第33页 |
| 4.1.4 数据分析 | 第33页 |
| 4.2 结果 | 第33-37页 |
| 4.2.1 盆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| 4.2.2 盆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4.2.3 盆栽混交林型对长白落叶松针叶内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4.3 讨论 | 第37-38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| 结论 | 第39-4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1-4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6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