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创新点 | 第12页 |
1.4 论文研究框架 | 第12-15页 |
第2章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25页 |
2.1 电力行业碳排放研究综述 | 第15-16页 |
2.1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5页 |
2.1.2 低碳经济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2 电力行业现状分析 | 第16-17页 |
2.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概述 | 第17-23页 |
2.3.1 因素分解法 | 第17-21页 |
2.3.2 STIRPAT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4 文献评述 | 第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基于Path-STIRPAT模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5-34页 |
3.1 Path-STIRPAT模型概述 | 第25-28页 |
3.1.1 STIRPAT模型概述 | 第25-26页 |
3.1.2 路径(PATH)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 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| 第28-31页 |
3.2.1 变量说明 | 第28-30页 |
3.2.2 数据来源和描述 | 第30-31页 |
3.3 结果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3.1 变量相关性分析 | 第31页 |
3.3.2 路径系数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基于SVAR模型的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动态冲击效应分析 | 第34-50页 |
4.1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概述 | 第34-37页 |
4.1.1 向量自回归模型简介 | 第34-35页 |
4.1.2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定义 | 第35-36页 |
4.1.3 SVAR模型构建 | 第36-37页 |
4.2 数据分析及处理 | 第37-42页 |
4.2.1 平稳性检验 | 第37-40页 |
4.2.2 协整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.3 AR单位根检验 | 第41-42页 |
4.3 实证分析 | 第42-48页 |
4.3.1 脉冲响应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3.2 方差分解分析 | 第45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5章 电力行业碳排放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| 第50-54页 |
5.1 电力行业碳排放实证分析 | 第50-51页 |
5.2 电力行业碳减排政策建议 | 第51-5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