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5页 |
1.2.1 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坡面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2.3 PAM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| 第12-14页 |
1.2.4 秸秆覆盖率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9页 |
2.1 试验地概况 | 第17页 |
2.2 试验器材 | 第17页 |
2.3 试验方法和步骤 | 第17-19页 |
2.3.1 试验处理 | 第17-18页 |
2.3.2 模拟降雨设计 | 第18页 |
2.3.3 试验测定内容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19-36页 |
3.1 PAM和玉米秸秆对开始产流时间的影响 | 第19-23页 |
3.1.1 玉米秸秆影响下的开始产流时间 | 第19-20页 |
3.1.2 PAM影响下的开始产流时间 | 第20-21页 |
3.1.3 PAM和玉米秸秆共同影响下的开始产流时间 | 第21-22页 |
3.1.4 开始产流时间影响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2 PAM和玉米秸秆用量对产量流的影响 | 第23-29页 |
3.2.1 玉米秸秆对产流过程量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3.2.2 玉米秸秆对总产流量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3.2.3 PAM对产流过程量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3.2.4 PAM对总产流量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3.3 PAM和玉米秸秆用量对产沙量的影响 | 第29-36页 |
3.3.1 玉米秸秆对产沙过程量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3.2 玉米秸秆对总产沙量的影响 | 第31页 |
3.3.3 PAM对产沙过程量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3.4 PAM对总产沙量的影响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4.1 结论 | 第36-37页 |
4.2 讨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Abstract | 第42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