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节俗诗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1 应制节俗诗创作及特点分析 | 第13-25页 |
1.1 应制节俗诗创作情况 | 第13-19页 |
1.2 应制节俗诗特点分析 | 第19-25页 |
1.2.1 程式化的结构 | 第20-21页 |
1.2.2 作诗邀宠的心理 | 第21页 |
1.2.3 盛世情怀的表露 | 第21-22页 |
1.2.4 主观情感的渗透 | 第22-25页 |
2 文士诗会节俗诗创作及特点分析 | 第25-35页 |
2.1 文士诗会节俗诗创作情况 | 第25-27页 |
2.2 文士诗会节俗诗特点分析 | 第27-32页 |
2.2.1 作诗以记盛会 | 第28页 |
2.2.2 节日狂欢的产物 | 第28-29页 |
2.2.3 逞才竞技的色彩 | 第29-30页 |
2.2.4 宴饮豪奢与节日畅快的叙写 | 第30-32页 |
2.3 文士诗会节俗诗与应制节俗诗比较分析 | 第32-35页 |
2.3.1 重“俗”与重“典” | 第32-33页 |
2.3.2 “邀宠”与“竞技” | 第33页 |
2.3.3 主观情感浓淡 | 第33页 |
2.3.4 形式上有无诗序 | 第33-35页 |
3 文士自发创作的节俗诗概况及内涵分析 | 第35-51页 |
3.1 文士自发创作的节俗诗概况 | 第35-41页 |
3.2 文士自发创作的节俗诗内涵分析 | 第41-51页 |
3.2.1 鲜明的生命意识 | 第41-44页 |
3.2.2 浓郁的血缘亲情 | 第44-47页 |
3.2.3 真挚的怀友之情 | 第47页 |
3.2.4 深沉的忧国情怀 | 第47-51页 |
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