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建筑抗火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火灾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| 第11-12页 |
1.1.2 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抗火的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建筑抗火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2.1 钢-混凝土结构抗火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钢-混凝土组合楼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薄壁型钢-混凝土组合楼盖抗火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钢和混凝土的材料热工参数研究 | 第17-27页 |
2.1 引言 | 第17页 |
2.2 高温下钢材热工性能 | 第17-19页 |
2.2.1 钢热膨胀系数α_s~T | 第17-18页 |
2.2.2 钢热传导系数λ_s~T | 第18页 |
2.2.3 钢材比热c_s~T和密度P_s~T | 第18-19页 |
2.3 高温下钢材力学性能 | 第19-21页 |
2.3.1 钢材屈服强度f_y~T | 第19页 |
2.3.2 钢材弹性模量E_s~T和泊松比v_s | 第19-20页 |
2.3.3 钢材本构关系 | 第20-21页 |
2.4 高温下混凝土热工性能 | 第21-23页 |
2.4.1 混凝土热膨胀系数α_c~T | 第22页 |
2.4.2 混凝土热传导系数λ_c~T | 第22页 |
2.4.3 混凝土比热C_c~T、和密度P_c~T | 第22-23页 |
2.5 高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 | 第23-26页 |
2.5.1 混凝土抗压强度f_c~T | 第23-24页 |
2.5.2 混凝土抗拉强度f_t~T | 第24页 |
2.5.3 混凝土弹性模量E_c~T和泊松V_c~T | 第24-25页 |
2.5.4 混凝土本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高温下组合楼盖变形理论计算 | 第27-39页 |
3.1 冷弯薄壁型钢-混凝土组合楼盖构造 | 第27-30页 |
3.1.1 冷弯薄壁工字型钢托梁 | 第27-29页 |
3.1.2 压型钢板 | 第29页 |
3.1.3 混凝土翼板 | 第29页 |
3.1.4 边梁 | 第29-30页 |
3.1.5 螺栓 | 第30页 |
3.2 高温下组合楼盖变形计算模型 | 第30-32页 |
3.2.1 高温下变形计算假设条件 | 第30-31页 |
3.2.2 高温下组合楼盖计算模型 | 第31-32页 |
3.3 高温下组合楼盖变形计算方法 | 第32-35页 |
3.3.1 等效截面法 | 第32-34页 |
3.3.2 等效刚度法 | 第34-35页 |
3.4 高温下组合楼盖变形计算公式 | 第35-38页 |
3.4.1 高温下均布荷载产生的楼盖位移△_o1~T | 第35-36页 |
3.4.2 高温下材料膨胀产生的楼盖位移△_o2~T | 第36-37页 |
3.4.3 高温下楼盖总位移△_o~T | 第37页 |
3.4.4 高温下楼盖破坏限制条件 | 第37-3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基于ABAQUS组合楼盖内部温度场分析 | 第39-54页 |
4.1 ABAQUS有限元分析原理 | 第39-40页 |
4.2 火灾升温过程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.1 火灾发展过程 | 第40-41页 |
4.2.2 火灾升温曲线 | 第41页 |
4.3 楼盖内部传热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.1 热分析类型 | 第41-42页 |
4.3.2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| 第42-43页 |
4.4 楼盖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43-46页 |
4.4.1 材料参数选取 | 第43-44页 |
4.4.2 单元选取与划分 | 第44-46页 |
4.5 楼盖内部温度场模拟结果 | 第46-52页 |
4.5.1 下部受火楼盖内部温度场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5.2 上部受火楼盖内部温度场分析 | 第49-5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温度与荷载共同作用下组合楼盖变形分析 | 第54-69页 |
5.1 楼盖下部受火变形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1.1 楼盖下部受火变形数值分析 | 第54-56页 |
5.1.2 等效截面法下部受火理论计算 | 第56-58页 |
5.1.3 等效刚度法下部受火理论计算 | 第58-59页 |
5.2 楼盖上部受火变形分析 | 第59-63页 |
5.2.1 楼盖上部受火变形数值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2.2 等效截面法上部受火理论计算 | 第61-63页 |
5.2.3 等效刚度法上部受火理论计算 | 第63页 |
5.3 模拟与理论受火变形比较 | 第63-68页 |
5.3.1 模拟与理论计算准确性验证 | 第63-66页 |
5.3.2 下部受火不同方法变形比较 | 第66-67页 |
5.3.3 上部受火不同方法变形比较 | 第67-6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