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2-16页 |
1.2 超稳激光器研究进展 | 第16-20页 |
1.3 本文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超稳腔系统设计和热噪声极限 | 第22-42页 |
2.1 参考腔的热噪声极限 | 第22-28页 |
2.2 环境隔离和腔系统设计 | 第28-42页 |
2.2.1 空气折射率和真空腔 | 第28-31页 |
2.2.2 腔体材料和隔热罩 | 第31-36页 |
2.2.3 隔震平台和隔音箱 | 第36-42页 |
第三章 多腔联合降低超稳激光系统的热噪声极限 | 第42-50页 |
3.1 折叠腔和多腔的原理 | 第42-43页 |
3.2 多腔的多个光学频率合成 | 第43-50页 |
第四章 F-P腔和PDH稳频技术 | 第50-63页 |
4.1 腔稳频技术简介 | 第50-52页 |
4.2 PDH稳频技术原理 | 第52-60页 |
4.2.1 伺服电路 | 第55-57页 |
4.2.2 声光调制器 | 第57-60页 |
4.3 PDH技术中的散粒噪声极限 | 第60-63页 |
第五章 PDH技术中剩余幅度调制的抑制 | 第63-73页 |
5.1 剩余幅度调制的产生原因 | 第63-66页 |
5.2 用布儒斯特角切割的电光调制器抑制剩余幅度调制 | 第66-73页 |
第六章 系统搭建和测试 | 第73-91页 |
6.1 系统搭建 | 第73-82页 |
6.1.1 腔的模式匹配 | 第74-76页 |
6.1.2 腔的精细度 | 第76-80页 |
6.1.3 光纤噪声抑制技术 | 第80-82页 |
6.2 超稳激光器性能测试 | 第82-89页 |
6.2.1 激光频率不稳定度 | 第84-86页 |
6.2.2 激光线宽和频率噪声 | 第86-89页 |
6.3 超稳激光用于铯原子喷泉钟 | 第89-91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91-96页 |
7.1 总结 | 第91-92页 |
7.2 超稳激光的展望 | 第92-94页 |
7.3 超稳激光器的工程化 | 第94-96页 |
附录A | 第96-115页 |
A.1 F-P腔原理 | 第96-108页 |
A.1.1 F-P腔的基本概念 | 第96-98页 |
A.1.2 F-P腔对光场的能量响应 | 第98-103页 |
A.1.3 F-P腔的空间模式 | 第103-108页 |
A.2 阿伦方差和频率计数器 | 第108-113页 |
A.3 英文缩写表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31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列表 | 第131-134页 |
致谢 | 第134-13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