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3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二、现实意义 | 第8-9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20页 |
四、理论框架 | 第20-21页 |
五、研究思路 | 第21-23页 |
六、研究方法 | 第23-30页 |
第二章 日韩驻华使馆新浪微博、微信公众号运作现状 | 第30-57页 |
第一节 两国两微账号的基本信息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媒介差异下的账号运作特点 | 第34-42页 |
第三节 受众心理下的总体传播路径案例分析 | 第42-53页 |
第四节 主要其他国家和机构的微博微信运作现状 | 第53-56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三章 日韩驻华使馆新浪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的话语建构 | 第57-80页 |
第一节 数据驱动下的议程设置 | 第57-67页 |
第二节 更加“年轻化”的修辞 | 第67-72页 |
第三节 多元化的语境 | 第72-76页 |
第四节 粉丝受众群体特征 | 第76-79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四章 日韩驻华使馆新浪微博、微信公众号与网民的互动策略与影响 | 第80-88页 |
第一节 通过微功能互动提高传播满意度 | 第80-81页 |
第二节 通过选择性互动降低冲突 | 第81-83页 |
第三节 通过场景互动降低不确定性 | 第83-87页 |
第四节 本章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两微等新媒体平台下的中国的对外传播借鉴意义 | 第88-94页 |
第一节 日韩两微对华传播值得借鉴的技巧和策略 | 第88页 |
第二节 警惕盲目崇拜,提高主流舆论的引导力 | 第88-90页 |
第三节 利用两微平台推动我国公共外交品牌建设 | 第90-91页 |
第四节 利用两微平台开展民间粉丝外交及数据驱动外交 | 第91-93页 |
第五节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94-9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6-10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