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社区化下的女村官参政能力--基于浙江省的分析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9-27页 |
1.1 研究现状 | 第9-23页 |
1.1.1 政治参与和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 | 第9-11页 |
1.1.2 农村女性参政能力现状的研究 | 第11-16页 |
1.1.3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6-23页 |
1.2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3-27页 |
1.2.1 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24-27页 |
2 农村社区化背景下的参政能力内涵 | 第27-34页 |
2.1 农村社区化 | 第27-31页 |
2.1.1 农村社区化的概念与特点 | 第27-29页 |
2.1.2 新型农村社区的功能 | 第29-31页 |
2.2 农村社区化背景下的参政能力 | 第31-32页 |
2.3 小结 | 第32-34页 |
3 女村官参政能力的特征 | 第34-48页 |
3.1 女村官的参选能力 | 第34-37页 |
3.1.1 参选意识逐渐增强 | 第34-36页 |
3.1.2 参选的群众基础好 | 第36-37页 |
3.2 女村官的议政和决策能力 | 第37-41页 |
3.2.1 女性议政独有的经验与视角 | 第37-39页 |
3.2.2 民主的决策风格 | 第39-41页 |
3.3 女村官的代表和组织能力 | 第41-45页 |
3.3.1 代表女性利益的能力 | 第41-43页 |
3.3.2 组织动员能力 | 第43-45页 |
3.4 女村官的监督能力 | 第45-46页 |
3.5 小结 | 第46-48页 |
4 影响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因素 | 第48-69页 |
4.1 政策制度对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影响 | 第48-54页 |
4.1.1 政策制度的积极影响 | 第48-51页 |
4.1.2 政策制度的消极影响 | 第51-54页 |
4.2 经济因素对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影响 | 第54-60页 |
4.2.1 经济独立有助参选能力提升 | 第54-57页 |
4.2.2 经济收入提高有助议政能力提升 | 第57-58页 |
4.2.3 村官补贴过少制约女性参政积极性 | 第58-59页 |
4.2.4 贿选问题妨碍女村官竞选公平 | 第59-60页 |
4.3 文化素质对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4.4 社会观念对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影响 | 第62-67页 |
4.4.1 社会性别阻碍参政主动性 | 第62-65页 |
4.4.2 照顾家庭的角色负担 | 第65-67页 |
4.5 小结 | 第67-69页 |
5 进一步提高女村官参政能力的对策 | 第69-73页 |
5.1 政策制度的保障 | 第69-70页 |
5.2 发展农村女性主导产业 | 第70页 |
5.3 开展相关的能力培训 | 第70-71页 |
5.4 增强女性参政自信 | 第71页 |
5.5 小结 | 第71-73页 |
6 结论与不足 | 第73-75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73-74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