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ARINC653平台的AADL模型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3 本文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11-14页 |
第2章 AADL及ARINC653标准 | 第14-24页 |
2.1 AADL语言 | 第14-16页 |
2.1.1 组件 | 第14-15页 |
2.1.2 组件交互 | 第15页 |
2.1.3 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2 ARINC653标准 | 第16-19页 |
2.2.1 核心模块 | 第16-17页 |
2.2.2 分区 | 第17-18页 |
2.2.3 通信服务 | 第18-19页 |
2.3 AADLARINC653附件 | 第19-21页 |
2.4 AADL行为附件 | 第2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1-24页 |
第3章 代码生成策略 | 第24-34页 |
3.1 系统架构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 代码生成框架 | 第26-28页 |
3.3 代码生成流程 | 第28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代码映射规则 | 第34-46页 |
4.1 任务层映射规则 | 第34-42页 |
4.1.1 总体转换规则 | 第34-35页 |
4.1.2 进程转换规则 | 第35-37页 |
4.1.3 线程转换规则 | 第37-38页 |
4.1.4 子函数转换规则 | 第38页 |
4.1.5 数据组件转换规则 | 第38-39页 |
4.1.6 行为附件转换规则 | 第39-42页 |
4.2 分区层映射规则 | 第42-43页 |
4.2.1 分区内通信模型映射规则 | 第42-43页 |
4.3 内核层转换规则 | 第43-45页 |
4.3.1 内核调度模型映射规则 | 第44页 |
4.3.2 分区内存模型映射规则 | 第44页 |
4.3.3 分区间通信模型映射规则 | 第44-4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5章 代码生成系统实现 | 第46-54页 |
5.1 系统平台介绍 | 第46页 |
5.2 代码生成器框架 | 第46-48页 |
5.3 代码生成实例 | 第48-5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2-54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6.1 总结 | 第54页 |
6.2 展望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