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昌族作家罗汉文学创作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11-23页 |
一、罗汉与阿昌族文学 | 第11-18页 |
(一) 阿昌族文学 | 第11-15页 |
(二) 关于罗汉 | 第15-18页 |
二、论文选题意义和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| 第18-21页 |
(一) 论文选题意义 | 第18-19页 |
(二) 论文相关研究成果 | 第19-21页 |
三、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21-23页 |
第一章 罗汉小说创作 | 第23-45页 |
第一节 罗汉小说的主题 | 第23-40页 |
一、阿昌族生活写照 | 第23-31页 |
(一) 针砭传统观念之幽灵 | 第24-27页 |
(二) 讴歌民族性格之真善 | 第27-31页 |
二、部队生活写照 | 第31-38页 |
(一) 唱响边防军歌 | 第31-34页 |
(二) 歌颂战友情深 | 第34-38页 |
三、都市生活写照 | 第38-40页 |
(一) 作品主题 | 第38页 |
(二) 作品人物 | 第38-39页 |
(三) 作品艺术特色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罗汉小说的艺术特色 | 第40-45页 |
一、丰满的人物形象 | 第40-43页 |
(一) 阿昌汉子形象 | 第40-41页 |
(二) 阿昌女人形象 | 第41-42页 |
(三) 军人形象 | 第42-43页 |
二、质朴的语言风格 | 第43-44页 |
三、多样的表现手法 | 第44-45页 |
(一) 双重时空交错 | 第44页 |
(二) 作品组合形式系列性、完整性 | 第44-45页 |
(三) 写实和想象相结合 | 第45页 |
第二章 散文、报告文学及影视文学创作 | 第45-58页 |
第一节 散文创作主题与艺术特色 | 第46-54页 |
一、罗汉散文的主题 | 第46-50页 |
(一) 洞察人情抒己见 | 第46-48页 |
(二) 记事绘景抒性情 | 第48页 |
(三) 山水游记抒怀抱 | 第48-50页 |
二、散文的艺术特色 | 第50-53页 |
(一) 创作形式不拘一格 | 第50-51页 |
(二) 语言风格真诚质朴 | 第51-52页 |
(三) 叙事抒情相互融合 | 第52-53页 |
三、罗汉散文创作的心理内涵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罗汉的报告文学、影视文学创作 | 第54-58页 |
一、报告文学创作 | 第55-56页 |
二、影视文学创作 | 第56-58页 |
第三章 影响罗汉文学创作的因素及意义思考 | 第58-62页 |
第一节 影响罗汉文学创作的因素 | 第58-61页 |
(一) 阿昌族创世史诗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(二) 阿昌民族情歌的影响 | 第59页 |
(三) 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(四) 边防文学创作的文化推力 | 第60-61页 |
第二节 罗汉文学创作的意义思考 | 第61-62页 |
结语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附录 | 第66-80页 |
附录1 罗汉访谈记录1 | 第66-76页 |
附录2 罗汉访谈记录2 | 第76-80页 |
后记 | 第80-8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