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1.1.2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净零能耗建筑定义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2 净零能耗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| 第13-14页 |
1.2.3 净零能耗建筑实际案例研究 | 第14-17页 |
1.2.4 净零能耗建筑经济性分析 | 第17页 |
1.3 国内外现状总结 | 第17-18页 |
1.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影响的模拟研究 | 第19-30页 |
2.1 基准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的的设定 | 第19-23页 |
2.1.1 建筑几何模型的建立 | 第19页 |
2.1.2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 | 第19-20页 |
2.1.3 室内环境参数的设定 | 第20-22页 |
2.1.4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的选取 | 第22页 |
2.1.5 空调系统的选择 | 第22-23页 |
2.1.6 采暖、空调系统运行时间设定 | 第23页 |
2.2 围护结构对建筑能耗影响研究 | 第23-28页 |
2.2.1 外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2.2 屋面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3 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2.4 遮阳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| 第27页 |
2.2.5 外窗对建筑的能耗影响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方案设计 | 第30-35页 |
3.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| 第30-33页 |
3.1.1 因素与水平的挑选 | 第30-31页 |
3.1.2 正交试验结果计算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 低能耗住宅围护结构优化设计下能耗计算 | 第33-3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可再生能源适宜性分析 | 第35-53页 |
4.1 北京地区可再生能源适用技术选择 | 第35-38页 |
4.1.1 北京地区可再生能源分布情况 | 第35-36页 |
4.1.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遴选 | 第36-38页 |
4.2 光伏发电系统理论模型 | 第38-40页 |
4.3 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位置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4.4 屋面光伏系统发电量研究 | 第41-48页 |
4.4.1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安装优化 | 第41-46页 |
4.4.2 屋面光伏发电量计算 | 第46-48页 |
4.5 立面光伏系统发电量研究 | 第48-52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净零能耗住宅建筑可行性评价分析 | 第53-66页 |
5.1 基于能耗角度的可行性评价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2 基于经济性角度的可行性评价分析 | 第54-60页 |
5.2.1 增量成本计算 | 第54-55页 |
5.2.2 节能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| 第55-58页 |
5.2.3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计算 | 第58-60页 |
5.3 环境效益测算 | 第60-61页 |
5.4 对其他城市的简要评估 | 第61-64页 |
5.4.1 寒冷地区其他城市住宅建筑实现净零能耗评估 | 第61-62页 |
5.4.2 其他气候区(上海、广州) | 第62-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