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无线通信网认证系统漏洞的分析与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无线通信网认证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第13-15页
第二章 无线局域网认证技术第15-26页
    2.1 网络体系结构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OSI参考模型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TCP/IP参考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2802.11认证技术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无线局域网概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无线局域网认证技术及安全性分析第20-22页
    2.3 802.11认证协议的强化——802.1X协议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802.1X协议认证框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802.1X认证流程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802.1X协议体系分析及EAP协议漏洞的分析与梳理第26-49页
    3.1 EAP协议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EAPOL帧格式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EAPOL-Start帧和EAPOL-Logoff帧格式分析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EAP帧格式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3.2 常见EAP协议及分类第29-31页
    3.3 MD5协议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MD5算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MD5协议认证流程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MD5协议漏洞与攻击条件的可行性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3.4 OTP协议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OTP协议认证原理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OTP协议认证流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OTP协议漏洞与攻击条件的可行性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3.5 PEAP协议第39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公钥加密技术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数字签名与数字证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PEAP协议认证原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PEAP协议认证流程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PEAP协议漏洞与攻击条件的可行性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3.6 常见EAP认证协议的漏洞总结与攻击条件梳理第46-4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认证协议漏洞的攻击实现第49-69页
    4.1 认证系统攻击模型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EAP帧在 802.11 MAC帧中的封装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认证系统攻击模型第50-53页
    4.2 仿真平台的搭建第53-55页
    4.3 MD5协议的实现与攻击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D5协议状态转移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MD5协议合作方实现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MD5协议攻击方实现第58页
    4.4 OTP协议的实现与攻击第58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OTP协议的状态转移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OTP协议的合作方与攻击方实现第60-64页
    4.5 PEAP协议的实现与攻击第64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PEAP协议状态转移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PEAP协议合作方实现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PEAP协议攻击方实现第67-6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69-70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0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功率过模圆波导模式变换研究
下一篇:雷达图像无损压缩编码方法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