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损害赔偿范围概述 | 第10-20页 |
·损害与损害赔偿 | 第10-13页 |
·损害的概念与分类 | 第10-12页 |
·损害赔偿 | 第12-13页 |
·损害赔偿范围确定的一般原则及限制规则 | 第13-15页 |
·损害赔偿范围确定的一般原则——完全赔偿原则 | 第13-14页 |
·损害赔偿范围限制性规则 | 第14-15页 |
·《海商法》中的特有制度对损害赔偿范围的影响 | 第15-18页 |
·免责制度 | 第15-16页 |
·责任限制制度 | 第16-18页 |
·我国《海商法》关于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| 第18-20页 |
·《海商法》关于货物灭失或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| 第18页 |
·《海商法》关于迟延交付损害赔偿范围的规定 | 第18页 |
·《海商法》规定与我国相关民事立法的差异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我国《海商法》中损害赔偿范围确定制度的适用及产生的问题 | 第20-33页 |
·对我国《海商法》第55条性质的辨析 | 第20-24页 |
·承运人丧失责任限制情形下《海商法》第55条是否适用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法院在认定货物价值时采取的方法各异 | 第25-27页 |
·货物实际价值的确定方法在实践适用中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·在实践交易中不存在CIF价时《海商法》第55条第2款的适用问题 | 第27页 |
·计算"货物实际价值"时间及地点标准问题 | 第27-29页 |
·严格适用《海商法》第55条第2款的规定将可能产生荒谬的结果 | 第29-30页 |
·货物的灭失、毁损与迟延交付同时发生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货物灭失或损害赔偿范围确定之比较法观察 | 第33-45页 |
·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| 第33-36页 |
·《海牙规则》 | 第33页 |
·《海牙——维斯比规则》 | 第33-34页 |
·《汉堡规则》 | 第34-35页 |
·《鹿特丹规则》 | 第35-36页 |
·各国国内法的规定 | 第36-38页 |
·澳大利亚 | 第36-37页 |
·瑞典 | 第37页 |
·希腊 | 第37页 |
·德国 | 第37-38页 |
·俄罗斯 | 第38页 |
·对国际公约及各国立法之比较与分析 | 第38-45页 |
·货物实际价值的计算以何时何地为准 | 第38-40页 |
·如何计算货物实际价值 | 第40-42页 |
·关于经济损失的确定问题 | 第42-45页 |
第4章 我国《海商法》第55条的妥善适用及完善建议 | 第45-50页 |
·我国《海商法》第55条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·不符合公平原则 | 第45页 |
·不符合立法的连贯性 | 第45-46页 |
·海商法规定本身之间存在矛盾 | 第46页 |
·适用法律混乱 | 第46-47页 |
·我国《海商法》第55条的妥善适用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《海商法》第55条的完善建议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