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输配电工程、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--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

沈阳市新城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3-14页
第2章 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的研究第14-31页
    2.1 馈线自动化系统开关设备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高压熔断器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断路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重合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负荷开关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分段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自动配电开关第17-18页
    2.2 馈线网络的接线方式第18-19页
    2.3 馈线网络的中性点运行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典型的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就地控制方式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远方控制方式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就地控制方式与远方控制方式的比较第25-26页
    2.5 基于FTU的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子站控制方式馈电线路故障处理方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就地控制的控制方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主、备结合的馈线自动化模式第28-30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3章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矩阵算法第31-40页
    3.1 典型配电网故障定位矩阵算法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基于网基结构的矩阵算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基于网形结构的矩阵算法第33-35页
    3.2 改进故障定位矩阵算法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网络矩阵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故障区域的描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故障区域的定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具体算例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沈阳市新城子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第40-52页
    4.1 沈阳市新城子配电网现状第40页
    4.2 配电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原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功能要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配电自动化系统体系结构第41页
    4.3 配电主站的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站系统硬件构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的软件结构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配电SCADA功能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配电高级应用功能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配电地理信息管理功能第45页
    4.4 配电子站第45-46页
    4.5 配电终端第46-47页
    4.6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具体实施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终端设备的选择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三台子线和虎石台线的运行测试第49-51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2-54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52-53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作者简介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某地区配电网应急综合不停电作业方法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Pro/ENGINEER在电力变压器关键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