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际环境绩效评价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2 我国环境绩效评价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7-20页 |
1.3.1 环境绩效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7-18页 |
1.3.2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1.3.3 研究综述 | 第20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0-2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3-28页 |
2.1 环境绩效的相关概念 | 第23-25页 |
2.1.1 环境绩效的含义 | 第23-24页 |
2.1.2 环境绩效评价的含义及内容 | 第24-25页 |
2.2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| 第25-28页 |
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5页 |
2.2.2 利益相关者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3 经济外部性理论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我国煤矿企业环境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| 第28-33页 |
3.1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| 第28-29页 |
3.1.1 当前我国主要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| 第28页 |
3.1.2 煤炭及煤炭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| 第28-29页 |
3.2 我国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.2.1 引起地表塌陷,致水土流失、植被破坏 | 第29-30页 |
3.2.2 污染、破坏地下水资源 | 第30页 |
3.2.3 矿山废气等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| 第30页 |
3.2.4 煤矸石、粉煤灰等固体废物污染 | 第30页 |
3.3 我国煤矿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.1 环境管理体系基本健全 | 第30-31页 |
3.3.2 环境信息披露不够完善 | 第31页 |
3.3.3 环境管理投入明显不足 | 第31页 |
3.4 构建适合于我国煤矿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的必要性 | 第31-33页 |
3.4.1 有利于煤矿企业绩效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 | 第32页 |
3.4.2 有利于煤矿企业降低环境管理项目成本 | 第32页 |
3.4.3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,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| 第33-46页 |
4.1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原则、方法及思路 | 第33-36页 |
4.1.1 构建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1.2 指标构建理论及方法 | 第34-36页 |
4.2 我国煤矿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36-40页 |
4.2.1 煤矿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| 第36-38页 |
4.2.2 指标含义 | 第38-40页 |
4.3 评价程序 | 第40-46页 |
4.3.1 建立层次结构 | 第40页 |
4.3.2 建立判断矩阵 | 第40-41页 |
4.3.3 一致性检验 | 第41-42页 |
4.3.4 权重的确定 | 第42-46页 |
第五章 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—基于平煤股份实证研究 | 第46-55页 |
5.1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管理概况 | 第46-48页 |
5.1.1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| 第46-48页 |
5.1.2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环境管理状况 | 第48页 |
5.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| 第48-51页 |
5.3 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51-55页 |
第六章 结论、建议与展望 | 第55-59页 |
6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2 建议 | 第56-57页 |
6.2.1 加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,提升环境保护意识 | 第56-57页 |
6.2.2 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| 第57页 |
6.2.3 完善环境绩效评价制度,规范环境信息披露 | 第57页 |
6.2.4 健全环境绩效评价激励机制,提升评价积极性 | 第57页 |
6.3 展望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附录 | 第64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