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44页 |
1. 全球性的蜂群损失现象 | 第16-19页 |
1.1. 授粉生物种群数量的下降 | 第16页 |
1.2. 全球性的蜂群损失 | 第16-19页 |
2. 狄斯瓦螨概述 | 第19-30页 |
2.1. 瓦螨的分类学 | 第20-21页 |
2.2. 狄斯瓦螨的寄主迁移与传播 | 第21-23页 |
2.3. 狄斯瓦螨的生物学和行为学 | 第23-30页 |
3. 狄斯瓦螨对蜂群健康的危害 | 第30-38页 |
3.1. 狄斯瓦螨对蜜蜂生理的危害 | 第30页 |
3.2. 狄斯瓦螨与蜜蜂病毒的协同效应 | 第30-38页 |
4. 蜜蜂抵抗狄斯瓦螨的机制 | 第38-40页 |
4.1. 梳理行为 | 第39页 |
4.2. 卫生行为 | 第39-40页 |
5.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40-44页 |
5.1. 研究意义 | 第40-41页 |
5.2.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41-42页 |
5.3. 技术路线 | 第42-44页 |
第二章 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巢内清理行为能力的对比研究 | 第44-58页 |
1. 针刺幼虫实验 | 第44-49页 |
1.1.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7页 |
1.2. 结果 | 第47-49页 |
2. 冷冻蜂蛹实验 | 第49-54页 |
2.1.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2页 |
2.2. 结果 | 第52-54页 |
3. 讨论 | 第54-57页 |
4.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三章 社会性“类细胞凋亡免疫”机制的发现 | 第58-80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4页 |
1.1. 蜂群 | 第59-60页 |
1.2. 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工蜂幼虫对狄斯瓦螨的吸引力 | 第60页 |
1.3. 狄斯瓦螨对寄主个体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工蜂巢房内的繁殖潜力 | 第60-63页 |
1.4. 成年工蜂对狄斯瓦螨繁殖阶段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1.5.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64页 |
2. 结果 | 第64-75页 |
2.1. 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工蜂幼虫对狄斯瓦螨的吸引力 | 第64-66页 |
2.2. 狄斯瓦螨寄生对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工蜂个体发育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2.3. 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工蜂幼虫发育对狄斯瓦螨繁殖的影响 | 第67-70页 |
2.4. 西方蜜蜂和东方蜜蜂成年工蜂对狄斯瓦螨繁殖的影响 | 第70-73页 |
2.5. 工蜂未成熟个体的发育与成年蜂的清理行为间的相关性 | 第73-75页 |
3. 讨论 | 第75-78页 |
3.1. 狄斯瓦螨在东方蜜蜂工蜂巢房中寄生和繁殖的能力 | 第75-76页 |
3.2. 非正常发育的个体诱发群体的社会性免疫机制 | 第76页 |
3.3. 东方蜜蜂工蜂未成熟和成年个体对狄斯瓦螨繁殖的影响 | 第76-78页 |
4. 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四章 狄斯瓦螨的差异性致病力与其繁殖能力间的关系 | 第80-94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80-81页 |
1.1. 蜂群 | 第80-81页 |
1.2. 狄斯瓦螨对寄主个体发育的影响及其在工蜂巢房内的繁殖潜力 | 第81页 |
1.3. 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81页 |
2. 结果 | 第81-90页 |
2.1. 不同来源狄斯瓦螨对未成熟寄主个体的差异性致病力 | 第81-83页 |
2.2. 不同致病力的狄斯瓦螨的繁殖率和生育力 | 第83-87页 |
2.3. 不同致病力的狄斯瓦螨的繁殖成功率和有效生育力 | 第87-90页 |
3. 讨论 | 第90-92页 |
4. 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五章 狄斯瓦螨致蜜蜂未成熟个体死亡原因分析 | 第94-116页 |
1. 材料与方法 | 第94-103页 |
1.1. 主要试剂 | 第94页 |
1.2. 主要设备仪器 | 第94页 |
1.3. 实验处理 | 第94-95页 |
1.4. 样本收集 | 第95页 |
1.5. 蜜蜂个体的RNA提取 | 第95-96页 |
1.6. 逆转录反应 | 第96页 |
1.7. 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凋亡基因的转录水平 | 第96-98页 |
1.8. 定性检测8种常见蜜蜂病毒 | 第98-100页 |
1.9. DWV、IAPV和KBV病毒的绝对定量 | 第100-103页 |
2. 结果 | 第103-112页 |
2.1. 蜜蜂个体细胞凋亡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| 第103-104页 |
2.2. 蜜蜂个体8种常见病毒的感染率 | 第104-106页 |
2.3. 狄斯瓦螨所携带的病毒量 | 第106-107页 |
2.4. 蜜蜂未成熟个体封盖后第2天样本DWV、IAPV和KBV滴度 | 第107-108页 |
2.5. 蜜蜂未成熟个体出房前1天样本DWV、IAPV和KBV滴度 | 第108-112页 |
3. 讨论 | 第112-115页 |
4. 小结 | 第115-116页 |
第六章 狄斯瓦螨对于授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性意义 | 第116-126页 |
1. 生物入侵 | 第116-118页 |
1.1. 生物入侵概述 | 第116-118页 |
1.2. 生物入侵的危害 | 第118页 |
2. 西方蜜蜂在全球的生物入侵 | 第118-121页 |
2.1. 西方蜜蜂的引种 | 第118-119页 |
2.2. 入侵的西方蜜蜂对本土生态的影响 | 第119-121页 |
3. 以生物入侵来抵御入侵生物 | 第121-123页 |
3.1. 狄斯瓦螨入侵西方蜜蜂 | 第121-122页 |
3.2. 抗螨蜂种选育的潜在威胁以及应对措施 | 第122-123页 |
4. 小结与展望 | 第123-126页 |
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126-128页 |
1. 主要结论 | 第126页 |
2. 创新点 | 第126-127页 |
3.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127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74页 |
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 | 第174-176页 |
获得项目资助 | 第176-178页 |
国际学术交流 | 第178-180页 |
致谢 | 第180-1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