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文中符号解释表 | 第8-9页 |
缩略语表 | 第9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| 第15-17页 |
1.2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2.2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相关工作 | 第17-24页 |
2.1 跨域QoE保证模型 | 第17-18页 |
2.2 业务分类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 QoE评价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4 模糊控制模型 | 第21-22页 |
2.5 同构预备知识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一种基于同构流的分类方法 | 第24-32页 |
3.1 典型网络多媒体业务 | 第24-25页 |
3.2 业务分类模型 | 第25-28页 |
3.3 仿真 | 第28-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一种基于同构流的跨域QoE保证方法 | 第32-61页 |
4.1 一种改进的QoE预测方法 | 第32-36页 |
4.2 一种QoE模糊调控方法 | 第36-55页 |
4.2.1 误差量和控制量隶属函数 | 第37-40页 |
4.2.2 模糊规则 | 第40-41页 |
4.2.3 模糊控制的反模糊化 | 第41页 |
4.2.4 QoE模糊调控过程 | 第41-44页 |
4.2.5 仿真 | 第44-55页 |
4.3 仿真结果 | 第55-60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一种基于IPv6流标签的网络多媒体端到端QoS性能仿真方法 | 第61-71页 |
5.1 流标签 | 第61-62页 |
5.2 一种IPv6流标签的使用方法 | 第62页 |
5.3 仿真 | 第62-70页 |
5.3.1 仿真环境 | 第62-67页 |
5.3.2 仿真结果 | 第67-7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总结和展望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相关成果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