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引言 | 第5-7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7-12页 |
1 研究对象 | 第7页 |
2 研究方法 | 第7-10页 |
3 评定量表及观察指标 | 第10-12页 |
统计学处理 | 第12-13页 |
结果 | 第13-16页 |
讨论 | 第16-20页 |
1.心理干预技术的发展 | 第16页 |
2.正畸患者的心理问题与干预 | 第16-17页 |
3.自我效能理论与评定量表 | 第17页 |
4.自我效能干预对负性情绪的作用 | 第17-18页 |
5 自我效能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6 自我效能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| 第19-20页 |
结论 | 第20-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3页 |
综述 | 第23-32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2-33页 |
附录1:Wong-Baker疼痛评定 | 第33-34页 |
附录2:焦虑自评量表 | 第34-35页 |
附录3:抑郁自评量表(SDS) | 第35-36页 |
附录4: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| 第36-37页 |
附录5 正畸治疗满意度调查表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