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居住建筑论文--特殊住宅论文

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设计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局限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比较研究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文献与资料搜集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实地调研法第17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9-21页
    1.6 研究框架第21-22页
第二章 残疾儿童护理单元概况分析第22-34页
    2.1.对象描述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概念定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范围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研究的机构范围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研究的人群范围第25-26页
    2.2 残疾儿童护理单元的建设需求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残疾儿童康复的任务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残疾儿童护理单元的建设需求第26-27页
    2.3 护理单元的发展历程第27-30页
    2.4 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视力残疾儿童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听力残疾儿童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脑瘫儿童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肢体残疾儿童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智力残疾儿童第32-34页
第三章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训练空间及护理空间现状调研第34-47页
    3.1 调研目的及对象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调研目的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调研对象第34-35页
    3.2 现状调研成果第3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成都八一康复中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广东省残疾人康复中心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东莞康华医院康复医学科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吉林省春光康复医院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第44-46页
    3.3 现状调研成果总结第46-47页
第四章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提出第47-66页
    4.1 提出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原因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残疾儿童的需要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需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功能的需要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交通及卫生的需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时代的需要第49页
    4.2 提出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理论及实践基础第4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建设规范的出版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循证设计成果支持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以疾病系统为中心的医疗诊治模式的支撑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相关建筑类型的支撑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残疾儿童幼儿园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特殊教育学校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3 医院第62-63页
    4.3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适用性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视力残疾儿童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听力残疾儿童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脑瘫儿童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肢体残疾儿童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智力残疾儿童第65-66页
第五章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功能定位及空间模式分析第66-95页
    5.1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定义第66页
    5.2 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功能定位分析第66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功能房间组成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康复训练及医技用房移植到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原则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康复训练项目可移植性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5.3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在总体规划中的定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相对独立性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与相关部门的合理联系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与其他类型护理单元的关系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景观、地理因素第76页
    5.4 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平面模式分析第7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普通护理单元平面模式种类分析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平面模式分析第80-87页
    5.5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平面组合分析第87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一体化护理单元的组合方式分析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1.1 放射体系组合式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1.2 闭合体系组合式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一体化护理单元彼此组合时的问题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2.1 一体化护理单元的规模大小分析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2.2 一体化护理单元功能转化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2.3 一体化护理单元的共享模式分析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一体化护理单元与其他护理单元的组合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3.1 人群互补原则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5.3.2 病种相近原则第93-95页
第六章 残疾儿童训练生活一体化护理单元的细部设计第95-120页
    6.1 针对残疾儿童的细部设计第95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视力残疾儿童第96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听力残疾儿童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脑瘫儿童第102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肢体残疾儿童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生活功能空间、标识系统、无障碍设计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5.1 生活功能空间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5.2 空间标识系统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1.5.3 无障碍设计第112-114页
    6.2 针对患者家属的细部设计第114-117页
    6.3 针对医护人员的细部设计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护士站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护理室/柜及需要物品发放及废弃物品回收系统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电子设备第119-120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24页
附录1关于医院儿童宪章的调查问卷第124-12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25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附件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单侧自然通风的湿热地区建筑表皮空间设计策略研究
下一篇:湖南传统民居生态节能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