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.导言 | 第11-19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| 第16-17页 |
·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7-19页 |
2.银行脆弱性理论分析 | 第19-26页 |
·费雪债务—通货紧缩理论(经济基本面角度) | 第19页 |
·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(企业角度) | 第19-20页 |
·克瑞格的安全边界说(银行角度) | 第20-21页 |
·戴蒙德和戴维格的银行挤兑模型(D-D模型)(储户角度) | 第21-22页 |
·开放条件下危机的三代理论模型 | 第22-23页 |
·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3.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的测定 | 第26-40页 |
·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的国内外经验:指标选择和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体系指标选择 | 第26-28页 |
·脆弱性指数合成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量化分析体系的指标设计 | 第30-33页 |
·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数据处理和灯号显示 | 第33-36页 |
·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现实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小结 | 第38-40页 |
4.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| 第40-48页 |
·解释变量、数据来源和实证方法 | 第40-43页 |
·解释变量及数据来源 | 第40-42页 |
·实证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实证分析和判别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单位根检验 | 第43-44页 |
·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| 第44-45页 |
·协整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8页 |
5.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48-51页 |
·结论 | 第48-49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