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| 第10-12页 |
1.2.2 借壳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 | 第12-13页 |
1.2.3 文献述评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4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6-21页 |
2.1 借壳上市及其动因 | 第16-17页 |
2.1.1 借壳上市 | 第16-17页 |
2.1.2 借壳上市的动因 | 第17页 |
2.2 财务效应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| 第17-18页 |
2.2.1 财务效应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2.2 财务效应的衡量指标 | 第18页 |
2.3 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2.3.1 规模经济理论 | 第19页 |
2.3.2 信息信号理论 | 第19页 |
2.3.3 协同效应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案例概述 | 第21-29页 |
3.1 服装制造业现状分析 | 第21页 |
3.2 案例背景简介 | 第21-23页 |
3.2.1 借壳方:海澜之家 | 第21-22页 |
3.2.2 让壳方:凯诺科技 | 第22-23页 |
3.3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过程及股权结构变化 | 第23-26页 |
3.3.1 凯诺科技定向増发购买海澜之家 | 第23-24页 |
3.3.2 海澜集团受让凯诺科技股权 | 第24-25页 |
3.3.3 凯诺科技更名海澜之家 | 第25页 |
3.3.4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前后股权结构变化 | 第25-26页 |
3.4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动因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4.1 资产证券化和市值管理 | 第26-27页 |
3.4.2 当地政府推动 | 第27页 |
3.4.3 实现协同效应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财务效应分析 | 第29-41页 |
4.1 借壳上市对财务业绩的影响分析 | 第29-34页 |
4.1.1 上市后财务状况纵向比较 | 第29-31页 |
4.1.2 上市后财务指标同行业横向比较 | 第31-34页 |
4.2 借壳上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分析 | 第34-36页 |
4.2.1 海澜之家注册资本总规模增加 | 第34页 |
4.2.2 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未受到冲击 | 第34-36页 |
4.3 借壳上市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.1 资产的存在性因素指标 | 第36-37页 |
4.3.2 资产有效性因素指标 | 第37-38页 |
4.3.3 资产收益性因素指标 | 第38页 |
4.4 借壳上市的市场反应分析 | 第38-41页 |
4.4.1 股东财富效应 | 第38-39页 |
4.4.2 长期股票价值 | 第39-40页 |
4.4.3 信息公告效应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结论与启示 | 第41-44页 |
5.1 结论 | 第41页 |
5.2 启示 | 第41-44页 |
5.2.1 政府为借壳上市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| 第41-42页 |
5.2.2 借壳上市方案的制定 | 第42页 |
5.2.3 借壳上市模式的选择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7-48页 |
附件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