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基于机器学习的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意义及目标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目标第13页
    1.2 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经验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半经验半计算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计算分析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16-19页
    1.3 基于机器学习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1.4 论文主要内容第20-21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创新点第21-23页
第2章 机器学习理论基础第23-30页
    2.1 机器学习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机器学习概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机器学习类别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机器学习模型第25页
    2.2 分类算法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决策树算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支持向量机算法第27-2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机器学习系统设计第30-38页
    3.1 数据准备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结构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能力谱法简介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震害样本库第34-35页
    3.2 机器学习算法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地震易损性分析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4章 基于决策树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38-53页
    4.1 数据预处理第38-39页
    4.2 易损性分析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0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决策树易损性模型的预测性能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训练样本数量对预测性能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训练样本代表性对预测性能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训练样本类别平衡对预测性能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层数结构准确率差异的原因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结构特征的选取问题第5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5章 基于SVM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第53-62页
    5.1 数据准备第53页
    5.2 方法概述第53-54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核函数的选择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易损性预测性能第55-56页
    5.4 与决策树模型的结果对比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不同训练样本数下的结果对比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降低训练样本代表性后的结果对比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不同训练样本类别平衡下的结果对比第59-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 6.1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9页
附录第69-83页
    静力推覆分析OpenSees程序第69-74页
    能力谱法求解性能点Matlab程序第74-83页
作者简历及在学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页
    作者简历第83页
    论文发表或录用情况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宽胫夜蛾在渤海地区的迁飞行为研究
下一篇:某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