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

城市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研究

致谢第4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论文选题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论文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路线及内容框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研究路线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内容框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第2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的相关概述第17-26页
    2.1 商业综合体的基本概念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商业综合体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商业综合体的基本类型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发展历程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建筑形态的概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的基本要素第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3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研究的背景解读第26-32页
    3.1 建筑环境相关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使用功能表达的相关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混合功能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建筑城市一体化理论第27页
    3.3 消费文化下商业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于形态构成学的建筑审美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建筑审美泛化第28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4章 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的设计策略第32-57页
    4.1 基于环境共生的形态设计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为区域发展触媒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使地域文化彰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与建筑环境和谐第36-40页
    4.2 基于功能表达的形态设计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市场定位的统一把控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内部空间外化的表达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外部空间塑造的需要第45-47页
    4.3 基于消费审美的形态设计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视觉化的建筑形象塑造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符号化的影像媒介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真善美的结构技术表现第53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第5章 当代商业综合体外部形态设计手法第57-94页
    5.1 体块的操作第5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平面形态第57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空间形态第65-68页
    5.2 界面的表现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立面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顶面第75-77页
    5.3 出入口设计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出入口外延空间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出入口第81-82页
    5.4 照明设计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照明方式的选择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重点部位的照明设计第84-85页
    5.5 广告表达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广告形式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广告设计第87-88页
    5.6 色彩设计第88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色彩属性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色彩运用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6.3 塔楼和裙楼的色彩关系第90-92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6章 典型案例——南京水游城外部形态调研与分析第94-111页
    6.1 项目概况第94页
    6.2 项目设计策略第94-99页
    6.3 项目设计手法第99-108页
    6.4 案例总结与评价第108-111页
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11-114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111-11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112-114页
参考文献第114-116页
图表来源第116-120页
作者简历第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Study of Static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of 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Multi-Bolted Connections
下一篇: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“互联网+”新兴产业园区空间形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