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材料论文--非金属材料论文--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

早龄期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碱腐蚀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问题的提出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自密实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纤维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碱对混凝土影响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重点研究工作第13-14页
第二章 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原材料参数和配合比设计第14-24页
    2.1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胶凝材料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矿物掺合料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细骨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粗骨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外加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 纤维第17-18页
    2.2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初期配合比设计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配合比的调整第20-21页
    2.3 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4页
第三章 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研究第24-32页
    3.1 坍落扩展度试验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3.2 V-型漏斗试验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试验方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29页
    3.3 L-槽试验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试验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 碱环境下早龄期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第32-49页
    4.1 碱环境下混凝土破坏机理第32-33页
    4.2 混凝土初期水化过程第33-35页
    4.3 试验方案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 4.4 力学性能试验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方法及结果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碱环境下早龄期混杂纤维自密实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第49-69页
    5.1 孔结构试验第49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压汞法基本原理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对象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试验方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孔结构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1-59页
    5.2 粗集料-水泥砂浆的界面过渡区ITZ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界面过渡区的结构特点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的影响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试验设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样品制备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界面过渡区形貌分析第61-63页
    5.3 水泥砂浆的元素分布第63-66页
    5.4 纤维水泥砂浆微观形貌特征第66-68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9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固体废弃物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施主掺杂对氧化锌压敏陶瓷电性能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