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儿科论文

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引言第10-11页
临床研究第11-43页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临床资料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病例采集标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病例排除标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 厌食、泄泻、便秘、腹痛、呕吐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1 厌食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 泄泻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 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4 腹痛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5 呕吐的中医诊断标准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1 处方收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2 数据规范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.3 数据统计与处理第14页
    2 研究内容及结果第1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全部处方用药统计第14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一般情况统计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药物频次、频率统计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药物功效频数、频率统计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药物的药性、药味频次统计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 药物的归经频次统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各病种用药对比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中高频药物聚类挖掘及结果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中高频药物关联挖掘及结果第25-27页
    3 讨论第27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聚类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关联规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研究结果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一般情况分析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药物功效及性、味、归经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各病种用药对比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中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第31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中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诊疗经验总结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1 审病求因,重视喂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2 脾胃病机,侧重湿热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3 用药平淡,处方轻灵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4 脾胃有别,治疗有异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.5 消补兼施,健运先行第41页
    4 结论第41-43页
问题与展望第43-44页
致谢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附录一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经验介绍第48-52页
附录二 综述 中医学对小儿脾胃病的认识第52-6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1-63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(示例)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麻杏苇茎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(湿热证)临床疗效观察
下一篇:康复新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