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34页 |
1.1 类金刚石薄膜及其分类 | 第10-12页 |
1.2 类金刚石薄膜的结构和性能 | 第12-14页 |
1.3 类金刚石薄膜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4 类金刚石薄膜的元素掺杂 | 第15-17页 |
1.4.1 金属掺杂类金刚石薄膜 | 第16页 |
1.4.2 非金属掺杂类金刚石薄膜 | 第16-17页 |
1.5 润滑油与添加剂 | 第17-21页 |
1.5.1 基础油 | 第17-19页 |
1.5.2 添加剂 | 第19-21页 |
1.6 类金刚石薄膜与添加剂的摩擦化学反应研究现状 | 第21-33页 |
1.6.1 类金刚石薄膜与MoDTC的摩擦化学反应 | 第22-27页 |
1.6.2 类金刚石薄膜与ZDDP的摩擦化学反应 | 第27-33页 |
1.7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1.7.1 论文研究意义 | 第33页 |
1.7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34-42页 |
2.1 技术路线 | 第34页 |
2.2 薄膜制备 | 第34-35页 |
2.2.1 薄膜沉积设备 | 第34-35页 |
2.2.2 薄膜沉积过程 | 第35页 |
2.3 表征方法 | 第35-37页 |
2.3.1 表面形貌 | 第35-36页 |
2.3.2 成分与结构 | 第36-37页 |
2.3.3 机械性能 | 第37页 |
2.4 摩擦学性能 | 第37-42页 |
2.4.1 摩擦磨损实验 | 第37-40页 |
2.4.2 磨损表面形貌 | 第40-41页 |
2.4.3 磨损表面成分与结构 | 第41-42页 |
第3章 a-C:H:Si 薄膜的性能表征 | 第42-49页 |
3.1 前言 | 第42页 |
3.2 表面形貌 | 第42-44页 |
3.3 成分与结构 | 第44-45页 |
3.4 力学性能 | 第45-48页 |
3.5 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PAO润滑下a-C:H:Si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| 第49-58页 |
4.1 前言 | 第49页 |
4.2 摩擦学性能 | 第49-52页 |
4.2.1 摩擦系数 | 第49-51页 |
4.2.2 磨损量 | 第51-52页 |
4.3 磨损表面形貌 | 第52-55页 |
4.4 磨损表面结构与成分 | 第55-56页 |
4.5 讨论 | 第56-57页 |
4.6 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PAO+MoDTC润滑下a-C:H:Si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| 第58-70页 |
5.1 前言 | 第58页 |
5.2 摩擦学性能 | 第58-61页 |
5.2.1 摩擦系数 | 第58-60页 |
5.2.2 磨损量 | 第60-61页 |
5.3 磨损表面形貌 | 第61-64页 |
5.4 磨损表面结构与成分 | 第64-68页 |
5.5 讨论 | 第68-69页 |
5.6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6章 PAO+ZDDP润滑下a-C:H:Si薄膜的摩擦学性能 | 第70-84页 |
6.1 前言 | 第70页 |
6.2 摩擦学性能 | 第70-73页 |
6.2.1 摩擦系数 | 第70-72页 |
6.2.2 磨损量 | 第72-73页 |
6.3 磨损表面形貌 | 第73-77页 |
6.4 磨损表面结构与成分 | 第77-81页 |
6.5 讨论 | 第81-83页 |
6.6 小结 | 第83-84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4-86页 |
7.1 结论 | 第84-85页 |
7.2 展望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4页 |
附录 | 第94-10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5-106页 |
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