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8-16页 |
| 1.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2.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3.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| 4.研究方法 | 第12-16页 |
|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4页 |
| 1.1 概念界定 | 第16-19页 |
| 1.1.1 农村 | 第16-17页 |
| 1.1.2 农村妇女 | 第17-18页 |
| 1.1.3 生育观 | 第18-19页 |
| 1.2 理论依据 | 第19-24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| 第24-34页 |
| 2.1 伽师县基本概况 | 第24-26页 |
| 2.2 克孜勒苏乡的概况 | 第26-28页 |
| 2.2.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| 2.3 年龄层次 | 第28-29页 |
| 2.4 文化程度 | 第29-30页 |
| 2.5 职业分布 | 第30-32页 |
| 2.6 家庭收入 | 第32页 |
| 2.7 居住形式 | 第32-34页 |
| 第三章 维吾尔族农村80后已婚妇女生育观状况 | 第34-45页 |
| 3.1 生育目的 | 第34-37页 |
| 3.1.1 “传宗接代”观念逐渐淡漠 | 第35-36页 |
| 3.1.2 “养儿防老”观念淡化 | 第36-37页 |
| 3.2 生育数量 | 第37-39页 |
| 3.2.1 理想子女数量与实际子女数 | 第38页 |
| 3.2.2 对生育数量观念的认同 | 第38-39页 |
| 3.3 生育偏好 | 第39-40页 |
| 3.3.1 一个孩子 | 第39-40页 |
| 3.3.2 两个孩子的生育偏好 | 第40页 |
| 3.4 生育时间 | 第40-42页 |
| 3.4.1 生育年龄 | 第41-42页 |
| 3.4.2 生育时间 | 第42页 |
| 3.5 生育期望 | 第42-45页 |
| 3.5.1 总体生育期望 | 第42-43页 |
| 3.5.2 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期望 | 第43-44页 |
| 3.5.3 对子女教育的性别差异 | 第44-45页 |
| 第四章 维吾尔族农村80后已婚妇女生育观的影响因素 | 第45-59页 |
| 4.1 文化程度与生育观 | 第45-48页 |
| 4.2 职业情况与生育观 | 第48-52页 |
| 4.3 经济收入与生育观 | 第52-54页 |
| 4.4 居住形式与生育观 | 第54-56页 |
| 4.5 务工经历与生育观 | 第56-5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思考 | 第59-62页 |
| 5.1 简要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5.2 进一步思考 | 第60-61页 |
| 5.3 本研究的不足 | 第61-62页 |
| 注释 | 第62-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| 附录 | 第68-71页 |
| 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