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1.2.1 圆柱体铸件超声缺陷检测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金属铸件内部夹杂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随机森林算法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2 圆柱体铸件的超声检测原理及有限元超声仿真 | 第15-26页 |
2.1 圆柱体铸件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| 第15-19页 |
2.1.1 圆柱体超声检测原理 | 第15-17页 |
2.1.2 检测对象 | 第17页 |
2.1.3 系统工作样机介绍 | 第17-18页 |
2.1.4 超声回波信号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 基于有限元的圆铸件超声缺陷仿真 | 第19-23页 |
2.2.1 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简介 | 第19-20页 |
2.2.2 铸件超声检测仿真方法 | 第20-23页 |
2.3 仿真数据的有效性验证 | 第23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3 超声回波分析与缺陷特征提取 | 第26-50页 |
3.1 铸件内部不同夹杂材料回波特征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2 铸件内部不同夹杂长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2.1 不同夹杂长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2.2 不同长度夹杂材料的回波幅值对比 | 第32-33页 |
3.3 铸件内部不同夹杂宽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3.1 不同夹杂宽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3.2 不同宽度夹杂材料的回波幅值对比 | 第35-36页 |
3.4 不同激励位置回波特征分析 | 第36-45页 |
3.4.1 不同激励位置的夹杂材料回波特征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4.2 不同激励位置的夹杂长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4.3 不同激励位置的夹杂宽度回波特征分析 | 第42-45页 |
3.5 经验模态分解(EMD)及输入特征量的构造 | 第45-49页 |
3.5.1 EMD方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5-46页 |
3.5.2 基于EMD的特征提取 | 第46-48页 |
3.5.3 特征向量的构成 | 第48-4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4 夹杂类型识别方法研究 | 第50-59页 |
4.1 决策树算法与随机森林算法 | 第50-55页 |
4.1.1 决策树算法的基本原理 | 第50-52页 |
4.1.2 Bagging算法概述 | 第52-53页 |
4.1.3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| 第53-54页 |
4.1.4 随机森林算法流程 | 第54-55页 |
4.2 基于决策树算法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夹杂类型识别结果 | 第55-5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总结 | 第59页 |
5.2 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