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签名认证若干关键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签名认证系统的一般过程 | 第12页 |
1.3 签名认证系统的核心问题 | 第12-14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5 本文组织结构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在线签名数据获取、预处理及特征提取 | 第19-28页 |
2.1 签名数据的获取 | 第19-23页 |
2.1.1 采集设备及系统 | 第19-21页 |
2.1.2 数据库基本标准 | 第21-23页 |
2.2 签名数据的预处理 | 第23-25页 |
2.3 签名特征的提取 | 第25-2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在线签名认证算法的改进研究 | 第28-43页 |
3.1 动态时间规划算法 | 第28-30页 |
3.2 DTW算法的各种基础改进 | 第30-32页 |
3.2.1 斜率权重、斜率约束 | 第30-31页 |
3.2.2 微分DTW | 第31-32页 |
3.2.3 端点规划 | 第32页 |
3.3 多距离度量的DTW算法 | 第32-35页 |
3.4 前向后向联合DTW算法 | 第35-36页 |
3.5 距离归一化、去相关 | 第36-38页 |
3.6 匹配算法 | 第38-40页 |
3.7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7.1 签名认证测试协议 | 第40页 |
3.7.2 几种DTW改进算法的效果比较 | 第40-41页 |
3.7.3 与其他最新系统的结果比较 | 第41-42页 |
3.8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基于视频的在线签名新模态研究 | 第43-57页 |
4.1 签名轨迹的获取 | 第43-45页 |
4.2 空中签名认证算法 | 第45-50页 |
4.2.1 DTW的改进算法 | 第45-46页 |
4.2.2 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| 第46-48页 |
4.2.3 T-DTW-FFT融合算法 | 第48-50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4页 |
4.3.1 DTW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| 第50-51页 |
4.3.2 T-DTW-FFT融合算法的有效性 | 第51-52页 |
4.3.3 与其他最新系统的比较 | 第52-53页 |
4.3.4 与其他常用算法比较 | 第53-54页 |
4.4 PC平台上的应用实现 | 第54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在线签名多模态数据库及评测标准构建研究 | 第57-70页 |
5.1 数据库采集 | 第57-60页 |
5.1.1 手机签名子库 | 第57-58页 |
5.1.2 手写板签名子库 | 第58-59页 |
5.1.3 空中签名子库 | 第59-60页 |
5.1.4 数据库概要 | 第60页 |
5.2 签名复杂度及稳定性分析 | 第60-64页 |
5.2.1 签名复杂度 | 第61-62页 |
5.2.2 签名稳定性 | 第62-64页 |
5.3 测试协议 | 第64-65页 |
5.3.1 单阶段测试协议 | 第64页 |
5.3.2 跨阶段测试协议 | 第64-65页 |
5.3.3 混合阶段测试协议 | 第65页 |
5.3.4 随机伪造签名测试协议 | 第65页 |
5.3.5 测试协议概要 | 第65页 |
5.4 基准算法 | 第65-68页 |
5.4.1 基于DTW的基准算法 | 第66页 |
5.4.2 基准算法在多个测试协议下的表现 | 第66-67页 |
5.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7-68页 |
5.5 改进DTW算法实验 | 第68-6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8-80页 |
已发表论文 | 第78-79页 |
已申请专利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件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