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3 研究评述 | 第15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7-26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7-22页 |
2.1.1 商标 | 第17页 |
2.1.2 商标监管 | 第17-21页 |
2.1.3 商标监管数据库 | 第21-22页 |
2.2 相关理论 | 第22-26页 |
2.2.1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| 第22页 |
2.2.2 市场监管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商标保护理论 | 第23-26页 |
第3章 保定市商标监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| 第26-31页 |
3.1 保定市商标监管发展历程 | 第26-27页 |
3.1.1 商标行政监管早期阶段(20世纪40-80年代) | 第26页 |
3.1.2 商标行政监管规范阶段(20世纪80-90年代) | 第26-27页 |
3.1.3 商标行政监管经济化管理阶段(2000年-2009年) | 第27页 |
3.1.4 商标行政监管重点实施阶段(2010年-现在) | 第27页 |
3.2 保定市商标监管的成效 | 第27-31页 |
3.2.1 逐步强化和提升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| 第27-28页 |
3.2.2 稳步提升和增强商标监管执法工作的水平 | 第28-29页 |
3.2.3 被监管者对商标管理的满意程度提高 | 第29-31页 |
第4章 保定市商标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31-39页 |
4.1 保定市商标监管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4.1.1 缺乏正确的商标保护理念 | 第31页 |
4.1.2 未能有效保护商标 | 第31-32页 |
4.1.3 商标行政监管亟待提升信息化水平 | 第32页 |
4.1.4 较低的行政效率影响企业商标品牌的发展 | 第32-33页 |
4.2 保定市商标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3-39页 |
4.2.1 商标行政监管理念滞后 | 第33-34页 |
4.2.2 商标行政监管经费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| 第34-35页 |
4.2.3 商标行政监管人员业务素质亟待增强 | 第35-37页 |
4.2.4 企业未能形成正确的商标创建和保护的意识 | 第37-39页 |
第5章 保定市加强商标监管的对策 | 第39-49页 |
5.1 加强商标监管理念建设 | 第39-42页 |
5.1.1 确立先进的商标行政监管指导思想 | 第39-40页 |
5.1.2 优化商标行政监管服务的理念 | 第40-42页 |
5.1.3 提高商标行政监管人员专业素质 | 第42页 |
5.2 构建商标管理的打假维权机制 | 第42-44页 |
5.2.1 构建针对商标假冒侵权行为的预警机制 | 第42页 |
5.2.2 建立互动联系打假维权工作机制 | 第42-43页 |
5.2.3 推动商标保护体系的制度化、规范化和立体化 | 第43-44页 |
5.3 优化商标行政监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| 第44-45页 |
5.3.1 建立健全商标行政监管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| 第44页 |
5.3.2 完善统一的商标行政监管业务应用支撑平台 | 第44-45页 |
5.3.3 优化商标行政监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| 第45页 |
5.4 提升商标行政监管部门工作效率 | 第45-49页 |
5.4.1 建立商标行政监管部门的绩效考核机制 | 第46-47页 |
5.4.2 建立商标行政监管部门的奖惩机制 | 第47页 |
5.4.3 加强对企业商标管理水平的评价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