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问卷分析的寒地中小型城市色彩规划策略研究--以公主岭市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1.1 课题缘起与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课题缘起 | 第11页 |
1.1.2 课题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 | 第14-21页 |
1.3.1 国外研究与实践 | 第14-17页 |
1.3.2 国内研究与实践 | 第17-21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1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23-24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课题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分析 | 第25-47页 |
2.1 主要概念典型性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1.1 寒地城市 | 第25页 |
2.1.2 城市色彩 | 第25-26页 |
2.1.3 中小型城市 | 第26-27页 |
2.1.4 城市色彩规划 | 第27-28页 |
2.2 相关理论典型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2.1 色彩学 | 第28-30页 |
2.2.2 色彩地理学 | 第30页 |
2.2.3 色彩心理学 | 第30-32页 |
2.2.4 其它相关理论 | 第32-33页 |
2.3 国内外城市色彩规划经典案例评析 | 第33-39页 |
2.3.1 朗克洛城市色彩规划理念及实践 | 第33-35页 |
2.3.2 日本的城市色彩规划理念及实践 | 第35-37页 |
2.3.3 哈尔滨城市色彩规划理念及实践 | 第37-39页 |
2.4 城市色彩规划技术路线与方法总结 | 第39-46页 |
2.4.1 基础数据调研和分析 | 第39-42页 |
2.4.2 城市总体色彩定位 | 第42-43页 |
2.4.3 分区分类色彩控制 | 第43-44页 |
2.4.4 制定色彩规划导则 | 第44-45页 |
2.4.5 提供色彩管理建议 | 第45-4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3章 寒地中小型城市色彩规划模式提炼 | 第47-71页 |
3.1 寒地中小型城市色彩影响要素分析 | 第47-55页 |
3.1.1 自然环境要素 | 第48-51页 |
3.1.2 人文社会要素 | 第51-53页 |
3.1.3 城市发展特征 | 第53-55页 |
3.2 寒地城市色彩规划模式要点提炼 | 第55-60页 |
3.2.1 城市色彩选择 | 第55-57页 |
3.2.2 城市街墙模式 | 第57-59页 |
3.2.3 建筑细部设计 | 第59-60页 |
3.3 中小型城市色彩规划模式要点提炼 | 第60-65页 |
3.3.1 与大城市色彩规划目的的差异 | 第61页 |
3.3.2 与大城市色调规划形式的差异 | 第61-63页 |
3.3.3 与大城市色彩控制方法的差异 | 第63-65页 |
3.4 针对于问卷分析的色彩规划要点提炼 | 第65-70页 |
3.4.1 研究方法 | 第65-67页 |
3.4.2 问卷设计 | 第67-70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4章 实证研究——公主岭市色彩规划策略 | 第71-96页 |
4.1 案例的典型性分析 | 第71-75页 |
4.1.1 自然地理环境 | 第71-73页 |
4.1.2 人文社会环境 | 第73-74页 |
4.1.3 城市发展特征 | 第74-75页 |
4.2 基础数据调研与分析 | 第75-84页 |
4.2.1 客观数据采集 | 第75-78页 |
4.2.2 主观数据采集 | 第78-83页 |
4.2.3 数据结果分析 | 第83-84页 |
4.3 公主岭市色彩规划策略 | 第84-92页 |
4.3.1 宏观策略 | 第85页 |
4.3.2 中观策略 | 第85-87页 |
4.3.3 微观策略 | 第87-92页 |
4.4 寒地中小型城市色彩规划策略 | 第92-95页 |
4.4.1 针对寒地特色的应对策略 | 第93页 |
4.4.2 针对城市规模的应对策略 | 第93-94页 |
4.4.3 针对问卷分析的应对策略 | 第94-9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结论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0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3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