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1-17页 |
(一)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4页 |
2.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4-15页 |
(三)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一部分 食品安全监管中风险信息公开的兴起 | 第17-27页 |
(一)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的概念界定 | 第17-21页 |
1.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2.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行为的法律性质 | 第18-21页 |
(二) 作为监管工具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 | 第21-27页 |
1. 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赤字 | 第21-22页 |
2. 监管工具的选择 | 第22-24页 |
3. 信息工具的优劣分析 | 第24-27页 |
第二部分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的实践情况及法律基础 | 第27-35页 |
(一)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在监管领域的具体应用 | 第27-31页 |
1. 近年来的典型事例 | 第27-28页 |
2.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(二) 法律规定上的演变 | 第31-35页 |
1. 《食品安全法》的初步规定 | 第31-32页 |
2. 《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办法》的具体化 | 第32页 |
3. 《食品安全法》的修订 | 第32-35页 |
第三部分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框架 | 第35-43页 |
(一)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制度的框架设想 | 第35-37页 |
1. 基本设想 | 第35页 |
2. 指导原则 | 第35-37页 |
(二)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制度的具体构造 | 第37-43页 |
1. 框架设计 | 第37-38页 |
2. 具体要求 | 第38-43页 |
第四部分 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的控制机制 | 第43-51页 |
(一) 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| 第43-44页 |
(二) 立法控制 | 第44-45页 |
(三) 司法控制 | 第45-48页 |
(四) 行政自我控制 | 第48-51页 |
结语:食品安全的社会共治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