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经济概况、经济史、经济地理论文--中国经济论文--地方经济论文

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

中文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国内外研究总结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页
    1.5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主要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技术路线第20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第20-22页
第二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-29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解析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承载力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资源承载力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环境承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资源环境承载力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依据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地系统共生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会-经济-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2.3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第29-39页
    3.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导思想第29页
    3.2 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-33页
    3.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评价方法介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7-39页
第四章 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第39-56页
    4.1 西安市概况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自然及地理概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资源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4.2 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现状第41-45页
    4.3 西安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第45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确定权重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承载力评价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五章 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措施第56-63页
    5.1 资源承载力提升措施第56-58页
    5.2 环境承载力提升措施第58-59页
    5.3 经济承载力提升措施第59-60页
    5.4 社会承载力提升措施第60-6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结论第63-65页
    1 论文成果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0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镍—钴—锰基氢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
下一篇: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时空数据库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