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种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的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 国内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的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5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关键技术分析 | 第18-28页 |
2.1 系统理论依据 | 第18-19页 |
2.1.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| 第18页 |
2.1.2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与分级保护 | 第18-19页 |
2.2 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| 第19-27页 |
2.2.1 PKI技术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.2 密钥管理技术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2.3 透明加解密技术分析 | 第22页 |
2.2.4 电子文档内容标志技术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5 计算机终端安全管控技术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2.6 身份认证技术分析 | 第25页 |
2.2.7 二维条码技术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8 计算机网络加密通信技术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8-42页 |
3.1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| 第28-40页 |
3.1.1 系统管理性功能需求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1.2 系统业务性功能需求分析 | 第35-40页 |
3.2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.1 易用性需求 | 第40页 |
3.2.2 性能需求 | 第40-41页 |
3.2.3 数据管理需求 | 第41页 |
3.2.4 安全性需求 | 第41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系统总体方案 | 第42-51页 |
4.1 系统边界模型图 | 第42页 |
4.2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| 第42-43页 |
4.3 系统部署方案 | 第43-44页 |
4.4 系统数据库方案 | 第44-49页 |
4.4.1 系统数据库E-R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4.2 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方案 | 第45-49页 |
4.4.3 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方案 | 第49页 |
4.5 系统最终形态 | 第49-5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51-68页 |
5.1 设计原则 | 第51-52页 |
5.2 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| 第52-53页 |
5.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| 第53-65页 |
5.3.1 系统初始化 | 第53-56页 |
5.3.2 电子文档内容标识 | 第56-58页 |
5.3.3 电子文档打印 | 第58-60页 |
5.3.4 电子文档刻录 | 第60-63页 |
5.3.5 电子文档内部交互 | 第63-65页 |
5.4 系统外部接.设计 | 第65-67页 |
5.4.1 客户端登录接 | 第65页 |
5.4.2 客户端文档定密申请接 | 第65-66页 |
5.4.3 客户端操作日志上报接 | 第66页 |
5.4.4 客户端文件上传接 | 第66页 |
5.4.5 在线查看已标密文档详情接 | 第66-67页 |
5.4.6 文档操作审批接 | 第67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测试与分析 | 第68-74页 |
6.1 测试方法 | 第68页 |
6.2 测试环境 | 第68-70页 |
6.3 测试内容 | 第70-72页 |
6.3.1 系统功能测试 | 第70-71页 |
6.3.2 系统性能测试 | 第71-72页 |
6.3.3 系统安全性测试 | 第72页 |
6.4 测试结论 | 第72-7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4-76页 |
7.1 总结 | 第74页 |
7.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74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