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基础医学论文--医用一般科学论文--生物医学工程论文--人工脏器与器官论文

基于柔性MEMS的可植入人工面神经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4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概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2 电刺激面神经修复技术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基于柔性 MEMS 的植入式人工面神经技术第17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MEMS 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微电极技术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系统集成技术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系统供能技术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电刺激技术第31-33页
    1.4 基于电刺激的面神经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第33-38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38-4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40-45页
第二章 植入式丝电极研究第45-70页
    2.1 电极及其封装材料第45-49页
    2.2 电极评价方法第49-52页
    2.3 多点丝电极设计与制备第52-54页
    2.4 电极表面修饰第54-55页
    2.5 电极性能测试第55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铂黑电极机械稳定性测试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铂黑电极电化学稳定性测试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铂黑电极弯曲稳定性测试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铂黑电极生物相容性测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铂黑电极加速老化性能测试第61-6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66-6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8-70页
第三章 植入式半球凸起微电极阵列研究第70-85页
    3.1 半球凸起微电极阵列的设计第70-71页
    3.2 微电极电学仿真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互连线电容仿真第71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极/电解液界面仿真第75-76页
    3.3 微电极力学仿真第76-77页
    3.4 半球凸起微电极阵列的工艺设计与制备第77-81页
    3.5 电极表面修饰第81页
    3.6 微电极阻抗测试第81-82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82-8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4-85页
第四章 芯片电极互连技术研究第85-94页
    4.1 芯片电极互连结构基底材料第85-88页
    4.2 基于 PDMS 基底的芯片电极多层互连结构的设计和制备第88-92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92-93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93-94页
第五章 植入式体内供能技术研究第94-107页
    5.1 单针插头透皮充电装置第94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组件设计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制备工艺第95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可靠性及可操作性测试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防水性测试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刺入力测试第100页
    5.2 双针插头透皮充电装置第100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组件设计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制备工艺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可靠性及可操作性测试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刺入力测试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充电温度测试第104-10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105-10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6-107页
第六章 刺激与采集技术研究第107-127页
    6.1 刺激技术研究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无线植入式微刺激器系统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无线植入式微刺激器电路第108-110页
    6.2 采集技术研究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肌电信号概述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肌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第112-11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肌电信号采集电路第113-119页
    6.3 采集刺激动物实验第119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硬件系统第11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电极植入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肌电信号采集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眼轮匝肌电刺激第122-125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25-12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26-127页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-132页
    7.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27-130页
    7.2 本文创新点小结第130页
    7.3 未来工作展望第130-132页
致谢第132-13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、专利第133-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链非编码RNA PTENP1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
下一篇:tmTNF-α在肥胖诱导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