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北沿黄公路服务设施景观设计研究--以沿黄公路“榆林—延安”路段为例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.1 目的 | 第11-12页 |
1.3.2 意义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2-14页 |
1.4.1 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.2 框架 | 第13-14页 |
1.5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4-17页 |
1.5.1 国外 | 第14-15页 |
1.5.2 国内 | 第15-17页 |
2.公路服务设施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分析 | 第17-21页 |
2.1 公路及其类型 | 第17-19页 |
2.2 公路景观 | 第19-21页 |
3.国内外研究案例 | 第21-25页 |
3.1 长白山环山公路 | 第21-22页 |
3.2 贵州遵义赤水河谷公路 | 第22页 |
3.3 北京延庆百里山水画廊 | 第22-23页 |
3.4 美国蓝岭公路 | 第23页 |
3.5 美国加州一号公路 | 第23-24页 |
3.6 案例总结 | 第24-25页 |
4.沿黄公路服务设施景观设计研究 | 第25-29页 |
4.1 项目起源 | 第25页 |
4.2 项目概况 | 第25页 |
4.3 基本现状 | 第25-28页 |
4.3.1 陕北沿黄公路服务设施分布现状 | 第25-26页 |
4.3.2 沿线社会经济资源分析 | 第26页 |
4.3.3 沿线自然生态资源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3.4 沿线旅游资源分析 | 第27页 |
4.3.5 交通分析 | 第27-28页 |
4.4 SWOT分析 | 第28-29页 |
5.方案设计 | 第29-41页 |
5.1 规划设计思路 | 第29-30页 |
5.1.1 指导思想 | 第29页 |
5.1.2 项目定位 | 第29页 |
5.1.3 规划理念 | 第29-30页 |
5.2 沿黄公路设计原则 | 第30-32页 |
5.2.1 规划原则 | 第30-31页 |
5.2.2 设计原则 | 第31-32页 |
5.2.3 规划目标 | 第32页 |
5.3 设计方法 | 第32-33页 |
5.3.1 汇集与扩散 | 第32页 |
5.3.2 感性与理性 | 第32页 |
5.3.3 概括与抽象 | 第32-33页 |
5.3.4 律动与闪耀 | 第33页 |
5.4 总体规划布局 | 第33-34页 |
5.5 沿黄公路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| 第34-41页 |
5.5.1 榆林市 | 第34-38页 |
5.5.2 延安市 | 第38-41页 |
6.结论 | 第41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生成果 | 第46-47页 |
方案设计 | 第47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