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非接触三维形貌检测方法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9-10页
    1.3 光学三维形貌检测技术概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云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三角检测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4 光学三维形貌检测系统概述第14页
    1.5 光学三维形貌测量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自标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自适应测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大视场高精度的三维形貌测量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小型实时动态的三维形貌测量第15页
    1.6 课题概要第15-17页
第2章 投影栅线法及位相分析技术第17-30页
    2.1 投影栅线法概述第17页
    2.2 投影栅线法的基本原理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平行光轴或交叉光轴系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平行栅投影系统第19-21页
    2.3 位相检测技术概述第21页
    2.4 相移技术的基本原理第21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相移的编码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位相展开第26-29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3章 栅线节距的修正及参数标定研究第30-44页
    3.1 基本公式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投影栅节距P_A~i的修正第31-34页
    3.3 坐标系统的建立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3.4 几何参数的标定方法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成像放大倍数M_0的亚相素标定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亚像素级定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物距L的确定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投影角度θ的标定第40页
    3.5 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标定实验(一)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标定实验(二)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标定实验结果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4章 双频投影栅线法的改进研究第44-49页
    4.1 位相与物体高度的关系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双频投影栅线法的原理概述第45-46页
    4.3 双频投影栅线法的改进方法研究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高度与位相的关系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双频检测原理第46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非接触三维光学形貌检测系统的实验第49-60页
    5.1 实验系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条纹投影和采集系统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图像处理系统第50页
    5.2 实验系统精度的测定第50-53页
    5.3 实验过程第53-57页
    5.4 实验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大规模数据的离群点检测算法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空间沾染物对光学系统成像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