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| 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 ZrC 超高温复合材料研究近况 | 第11-14页 |
| 1.3 材料的残余应力 | 第14-17页 |
| 1.3.1 残余应力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残余应力的产生 | 第15-16页 |
| 1.3.3 残余应力的稳定性 | 第16页 |
| 1.3.4 残余应力的调整 | 第16-17页 |
| 1.4 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 | 第17-19页 |
| 1.4.1 常用残余应力有损检测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1.4.2 常用残余应力无损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1.5 X 射线衍射应力分析 | 第19-22页 |
| 1.5.1 XRD 应力测试前试样处理 | 第20-21页 |
| 1.5.2 衍射线、衍射晶面及衍射角度的选择 | 第21页 |
| 1.5.3 衍射条件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| 1.5.4 ψ角的设置 | 第22页 |
| 1.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| 第2章 ZrC-SiCw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| 第24-28页 |
| 2.1 试样制备的原材料及材料的制备 | 第24-26页 |
| 2.2 材料性能测试与表征 | 第26-28页 |
| 第3章 ZrC-SiCw复合材料 XRD 残余应力测试 | 第28-37页 |
| 3.1 引言 | 第28-29页 |
| 3.2 XRD 残余应力测试原理 | 第29-30页 |
| 3.3 XRD 残余应力测试优化参数确定 | 第30-32页 |
| 3.3.1 衍射线、衍射晶面及衍射角度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3.3.2 材料体系弹性常数的确定 | 第31-32页 |
| 3.4 定峰法优化 | 第32-34页 |
| 3.5 ZrC-SiCw复合材料 XRD 残余应力测试操作 | 第34-36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4章 ZrC-SiCw复合材料表面残余应力结果分析 | 第37-57页 |
| 4.1 引言 | 第37页 |
| 4.2 ZrC-SiCw复合材料 XRD 残余应力测试结果 | 第37-43页 |
| 4.3 Eshelby 等同夹杂物理论的残余应力计算 | 第43-48页 |
| 4.3.1 残余应力计算公式的建立 | 第43-44页 |
| 4.3.2 待定系数法计算残余应力 | 第44-45页 |
| 4.3.3 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残余应力 | 第45-48页 |
| 4.4 复合材料中增强晶须的含量及分布对其残余应力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| 4.5 ZrC-SiCw复合材料残余应力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| 4.6 ZrC-SiCw残余应力与其烧蚀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52-54页 |
| 4.7 材料体系内部残余应力与材料表面残余应力对比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4.8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结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