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我国能源和环境形势 | 第10-11页 |
| ·我国建筑节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| 第11页 |
| ·青海省建筑节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| 第11-12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思想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思想 | 第15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国内外城镇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 | 第17-27页 |
| ·我国城镇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| 第17-22页 |
| ·我国城镇建筑节能的原则 | 第17-18页 |
| ·我国城镇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 | 第18-20页 |
| ·我国城镇建筑节能技术及成功经验 | 第20-22页 |
| ·国外城镇建筑节能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3页 |
| ·当前国内外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方向 | 第23-27页 |
| ·国外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方向 | 第23-25页 |
| ·国内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方向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4页 |
| ·青海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| 第27-28页 |
| ·青海省地理位置 | 第27页 |
| ·青海省气候特征 | 第27-28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| 第28-31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政策制定 | 第28-29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| 第29-31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4页 |
| 第四章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工作目标和措施建议 | 第34-38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工作目标 | 第34-35页 |
| ·我国建筑节能的根本目标 | 第34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工作目标 | 第34-35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措施建议 | 第35-38页 |
| ·建筑节能措施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| 第35-36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措施建议 | 第36-38页 |
| 第五章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8-44页 |
| ·建立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意义及作用 | 第38页 |
| ·建立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| ·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| 第39-40页 |
| ·构建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0-44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40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说明 | 第40-44页 |
| 第六章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4-51页 |
| 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简化 | 第44-47页 |
| ·灰色综合评价法的思想和原理 | 第44页 |
| 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排序过程 | 第44-46页 |
| 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简化结果 | 第46-47页 |
| 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7-50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和模型的建立 | 第47-48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评价住宅建筑节能算法的实现 | 第48-49页 |
| ·人工神经网络评价住宅建筑节能的学习训练过程 | 第49-50页 |
| ·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结论 | 第50-51页 |
| 第七章 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示例 | 第51-60页 |
| ·确定研究样本及指标数据 | 第51-53页 |
| 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简化计算 | 第53-57页 |
| 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青海省城镇住宅建筑节能的综合评价计算 | 第57-60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| 第65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