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第一节 选题意义 | 第8页 |
第二节 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的背景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明代科举背景 | 第12页 |
第二节 明代文学复古思潮 | 第12-14页 |
第三节 明代《史记》评点风气盛行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 归有光喜欢读史、评史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的内容特色 | 第18-46页 |
第一节 评点《史记》例意 | 第18-21页 |
一、圈点符号意义 | 第18-19页 |
二、评点术语 | 第19页 |
三、《史记》笔法风格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的圈点分析 | 第21-31页 |
一、圈点符号 | 第21-22页 |
二、圈点内容 | 第22-29页 |
三、圈点功能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的评语分析 | 第31-46页 |
一、篇首总评 | 第31-34页 |
二、行内夹批 | 第34-46页 |
第三章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隐含的文学观 | 第46-58页 |
第一节 秉承儒家,宗经尊圣 | 第46-49页 |
一、六经为本 | 第46-47页 |
二、尊崇圣贤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注重功用,文道合一 | 第49-53页 |
一、《诗》可以观,可以怨 | 第49-51页 |
二、个人创作注重经世致用 | 第51-53页 |
第三节 发愤著书,文质并重 | 第53-58页 |
一、发愤著书 | 第53-55页 |
二、文质并重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归有光评点《史记》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| 第58-64页 |
第一节 以《史记》为素材 | 第58-59页 |
第二节 “发吾之愤愤”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“点缀指次外,独得妙解” | 第61-64页 |
结语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7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