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的内容安排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阵列基本理论及Capon波束形成算法 | 第15-28页 |
2.1 窄带信号接收模型 | 第15-17页 |
2.1.1 任意阵列信号接收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1.2 均匀线阵信号接收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2 常用性能指标 | 第17-18页 |
2.2.1 阵列波束图 | 第17-18页 |
2.2.2 输出信干噪比以及最佳信干噪比 | 第18页 |
2.3 Capon波束形成算法及其分析 | 第18-26页 |
2.3.1 Capon波束形成算法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3.2 期望信号功率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| 第20-23页 |
2.3.3 仿真实验及结果 | 第23-26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经典的改进的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8-40页 |
3.1 对角加载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8-29页 |
3.2 基于模约束的Capon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9-30页 |
3.2.1 模不等式约束的Capon波束形成算法 | 第29-30页 |
3.2.2 模等式约束的Capon波束形成算法 | 第30页 |
3.3 基于特征子空间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30-32页 |
3.3.1 主分量波束形成算法 | 第31页 |
3.3.2 投影波束形成算法 | 第31-32页 |
3.4 空域APES算法 | 第32-34页 |
3.5 仿真实验及结果 | 第34-39页 |
3.5.1 对角加载算法仿真 | 第34-35页 |
3.5.2 ESB算法仿真 | 第35-37页 |
3.5.3 SAPES算法仿真 | 第37-39页 |
3.5.4 仿真结果小结 | 第3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强期望信号背景下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40-64页 |
4.1 基于最坏情况最优和幅度响应约束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40-43页 |
4.1.1 幅度响应约束 | 第41-42页 |
4.1.2 最坏情况最优化问题 | 第42-43页 |
4.2 基于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43-48页 |
4.2.1 利用干扰协方差矩阵和噪声协方差矩阵的和 | 第44-45页 |
4.2.2 利用Capon谱在空域中的积分 | 第45-48页 |
4.3 重构矩阵后对导向矢量的校正 | 第48-51页 |
4.3.1 算法 1:解凸优化问题 | 第48-49页 |
4.3.2 算法 2:旋转子空间 | 第49-50页 |
4.3.3 算法 3:特征分解 | 第50-51页 |
4.4 仿真实验及结果 | 第51-63页 |
4.4.1 RAB-CMR-WC算法仿真 | 第51-53页 |
4.4.2 RAB-Re c-Add算法仿真 | 第53-55页 |
4.4.3 RAB-Re c-CS算法仿真 | 第55-56页 |
4.4.4 三种基于重构矩阵的校正算法仿真 | 第56-58页 |
4.4.5 不同算法对比仿真实验 | 第58-63页 |
4.4.6 仿真结果小结 | 第6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第五章 迭代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| 第64-73页 |
5.1 迭代算法原理描述 | 第64-68页 |
5.1.1 利用LM S算法计算功率倒置算法权值 | 第64-65页 |
5.1.2 通过PI谱重构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 | 第65-66页 |
5.1.3 基于更新矩阵的LMS算法 | 第66-67页 |
5.1.4 迭代算法步骤小结 | 第67-68页 |
5.2 收敛性讨论 | 第68-69页 |
5.2.1 利用LM S算法求功率倒置权值的收敛性 | 第68页 |
5.2.2 基于更新矩阵的LMS算法收敛性 | 第68-69页 |
5.3 仿真实验及结果 | 第69-72页 |
5.3.1 迭代算法与RAB-Re c-CS算法的仿真对比 | 第69-71页 |
5.3.2 不同SNR下的仿真实验 | 第71-7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6.1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73-74页 |
6.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80页 |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