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宏基因学相关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0-17页 |
第一节 小儿泄泻的中医药研究及七味白术散的功效 | 第10-11页 |
一、病名 | 第10页 |
二、病因病机 | 第10页 |
三、治疗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轮状病毒肠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| 第11-13页 |
一、流行病学 | 第11页 |
二、病因研究 | 第11页 |
三、发病机制 | 第11-12页 |
四、治疗 | 第12-13页 |
第三节 肠道菌群与小儿腹泻病及轮状病毒肠炎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一、肠道菌群与小儿腹泻病的关系 | 第13页 |
二、肠道菌群与轮状病毒肠炎的关系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七味白术散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现代研究 | 第14-15页 |
一、临床研究 | 第14页 |
二、动物实验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五节 肠道微生态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一、传统菌培养的方法 | 第15页 |
二、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测方法 | 第15页 |
三、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动物实验研究 | 第17-33页 |
第一节 对象与方法 | 第17-21页 |
一、实验对象 | 第17页 |
二、实验方法 | 第17-21页 |
第二节 实验结果 | 第21-33页 |
一、样品基本情况 | 第21-22页 |
二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| 第22-33页 |
第三章 临床实验研究 | 第33-42页 |
第一节 对象与方法 | 第33-34页 |
一、实验对象 | 第33页 |
二、实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实验结果 | 第34-42页 |
讨论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